茶文化的基本特征:1。历史性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叶的故乡。原始社会农业初期,茶树从野生到人工栽培,茶叶种类从单一到多项,茶区从传统的巴蜀等地到江南一带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茶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物质基础。战国时代已有茶的记载,西汉末年也有“武都买茶”的初级茶叶贸易形态。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对饮茶的认识,主要还限于药用、解渴、佐餐、祭祀和养生等功用性方面。随着饮茶风尚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逐渐扩展,品茗旨趣也在缓慢而坚定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世界第一部茶书——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中国茶文化走向完善和成熟。民间的茶叶贸易更为活跃,封建王朝也推行一系列的茶政茶法,茶和政治、经济、军事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叶从药用变为饮用,又从解渴保健变为重视高尚礼仪的茶宴、茶道、茶礼和茶艺。与此相关联的茶诗、茶词、茶曲、茶舞和茶工艺品的出现,也都和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结下了难解之缘,使茶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茶文化呈现不同的形态。
秦汉的粗豪古拙,唐宋的瑰丽闲侈,明清的淋漓畅快,现代的蔚为壮观,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链。2。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结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蒙族的奶茶、苗族的油茶和佤族的盐茶,重在茶食相融;傣族的竹筒香茶、傈僳族的罐罐茶,重在饮茶情趣。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茶文化的民族性。3。地区性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存在差异,因此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例如对茶叶的需求,南方人喜欢绿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广东和台湾人欣赏乌龙茶。4。广泛性茶文化雅俗共赏,各得其所。从宗教寺院的茶禅到宫廷显贵的茶宴,从文人雅士的品茗到人民大众的饮茶,出现了层次不同、规范各异的饮茶活动。人们以茶为祭品、药物、聘礼,以茶会友或修身养性;茶还与文学艺术等许多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5。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和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度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式。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6。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茶文化注人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茶文化传播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