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茶油品牌 供应商 营销展会 代理加盟 茶油收购
首页> 茶油品种> 详情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绿色山茶油 2022-08-11 16:16 编辑:niming 557阅读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句有关节气的俗语,不了解节气历法的,真无法准确理解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中气,冬至是代表阴十一月的中气,大寒是代表阴历十二月的中气。冬至排二十二位,大寒二十四位,是最后一位。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出来的,以便指导农耕,以阳历看节气,月日误差不大,年年月月日误差仅前后一天。但从阴历看节气,月日误差就大,常月上误差,日上差更大。因为阳阴历是两种不同计算的历法。阳历以太阳运行规律来计算,阴历以月亮运行规律来计算,一年同为十二个月,阳阴历日误差就超过十天,要使阴阳历同用,就要折中迁就之法,于是采用了阴历设置闰月法,并形成十九年七闰的特点,使每十九年阴阳历的天数基本相等,差也仅是一天。所以从阴历看节气,日误差大,是很不固定的,提前许多,延后许多常有。

二十四节气以立春开始,大寒作结。其中八个节气最重要最具特点,那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人以为一年二十四节气平分一年365天又四分一天时间,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节气占用时间是不一样的。其规律是夏至长,冬至短。为何会这样?一月一节一气,一个节与气称为一个“节月”。由于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在冬至前后速度就快,节气用时就短,在夏至前后速度就慢,节气用时就长。夏季节气月超过三十天,冬季节气月不足三十天。即夏季时节气占时满超十五日,冬季时则不十五日,一个是递增,一个是递减。据此从阴历看节或气,会出现三种现象,在月初,月中,月尾。一月分上中下三旬,一个节或气,则有可能见于上旬或中旬,下旬。正常的节是在月的上中旬,气在中下旬,但提前或延后就有特殊了,节会出到下旬,气会跑到上旬。如冬至是气,本应在十一月中下旬见,但常会在十一月上旬见,这是提前了。

冬至到大寒用时不足三十天的。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种现象真正的很少发生。冬至在十一月头即上旬常见。而又要达到“大寒年夜交就少见了。冬至延后到十二月头极少,只有冬在十一月最后一天,或十二月初一冬至,大寒才会大年夜相交。查最近百年,是1927年,1946年,1965年,1984年,2OO3年基本合此条件,这也是合十九年七闰的规律。

历法上有一些现象,不了解的会觉稀奇,了解了便不感特别了。古人常以这些说事,有准的有不准的,也不足为奇了。这句俗要强调的是,冬至怎么延后,不会超于十二月初一,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不会迟于大年夜后交,绝对不延至来年正月初一。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以前是没用天气预报的,可农民又是靠天吃饭的。如果对天气不了解,那肯定收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及时了解天气情况,能做到提前预测和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就把长期观察的结果总结成为了俗语、谚语,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也算是有一定的规律,对劳动人民的农事活动安排还是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气候也有所变化了,但是有些农谚依然还是适用的,那这句“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农谚都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全国各地都是适用的。所以在了解一句农谚之前,就得了解其所适用的地区。而这句农谚是在闽南、潮汕一代流传比较广,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可能不适用了。

其次,这句俗语完整的应该是“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而这个月头、月中和月尾,分别对应的是农历一个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说完了这些,再来说一下这句俗语的意思。

这句俗语的字面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是在农历的上旬,那年底和年关之交期间的天气会比较的寒冷。而如果冬至是在中旬,则在当年的冬天会偏冷,并且少雨雪。如果冬至是在月下旬,那么冬季比较暖和,而在第二年的正月和二月份期间会比较的寒冷,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最后,再来说一下这句俗语还准不准。其实,俗语都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的结果,多数情况下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这些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但是天气是变化莫测的,尤其是春天更是变化莫测的。在民间还有农谚说“春天的天气,孩儿面”,可见其是多么善变的。因此这句俗语依然是有参考价值,但是也只是针对闽南地区而已,超出这个范围那就不适用了!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标签说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