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都是在不同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培育成的,所以,各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生育特性和性状。而这些特征、特性又是遗传性和外界条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另外,只有当外界条件能满足其生育要求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及其增产潜力才得以充分显现和发挥。
所以,在推广良种时,必须了解和掌握所用良种的生育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最大限度地创造适于它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促进其健壮地生长发育,以便获得高产、稳产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在良种推广时,必须良种良法相配套,这就是农民常说的:“良种是个宝,还须种得好会种是个宝,不会种是根草”。
如过去在北京郊区推广玉米品种“小八趟”时,在同样追肥量的条件下,采用前轻后重追的,比前重后轻追的,可增产三至四成。山东省以前在推广小麦良种毛颖阿夫和蚰包麦时,针对其春、冬性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时期的促控措施,控制其群体结构,才能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同时,良好的栽培条件和措施,不仅可使良种的优良性状得以充分表现,而且还可促使其性状向人们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相反,不适宜的条件和措施,会使优良性状逐渐丧失而变为劣种。综合各地实践经验,在实施良种良法一起推广时,应特别注意以下3个方面。(1) 根据品种特点,安排合理的群体结构不同品种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不尽相同,如大穗型的小麦品种,一般株型较松散,上部叶片肥大、下披,群体透光性差。
如密度过大,株间的通透性差,不易获得高产,所以种植密度不能过大。而多穗型品种,植株较矮、穗较小、叶片较窄而挺立,群体透光性较好,适于密植,可适当增加密度,以获得高产。(2) 根据品种特点,给予合理的肥水条件因不同品种的植株高矮、茎秆粗细、分蘖(分枝)力、枝叶的繁茂及生长的健壮程度、抗倒伏能力并对肥水的需要及适应能力等均有不同,所以在种植时,应分别给予不同的肥水条件。
否则,会导致群体过大或过小、贪青晚熟等而不能丰产、丰收。(3) 根据品种特点,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由于各品种的生育进程及特点不同,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也应有所差别。如在北方冬麦区推广弱冬性品种时,其分蘖期短,幼穗分化期早,常以二棱期越冬,所以应重施底肥,以利于培育壮苗,促进分蘖和幼穗的分化,为壮秆、大穗打下基础。
而对强冬性的品种,其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期晚,如前期施肥过多,会导致分蘖过多,群体过大而后期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