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 1995年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的光荣称号 、
简介【由来】:“铁观音”飘香
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名茶飘香;碧湖环城,高楼林立,人文荟萃。
千年古邑焕新姿。美丽的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安溪,这片沉寂的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演绎着现代的传奇。名气、底气、灵气、人气,在这里汇聚,使这座千年古邑散发出沧桑巨变的熠熠光辉。
安溪曾有过贫穷落后的过去,但勤劳勇敢的安溪人,从来不甘落伍与平庸,几年来,海内外400万安溪人同心协力,奋发拼搏,铸就了安溪今日的辉煌:1996年至今,连续8年进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2002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居福建省第12位,如今的安溪,正在向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迈进。
综观安溪的创业历史,不能不令人赞叹。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安溪县决策者强调最多的就是“生态安溪”四个字。因为山多茶贱,安溪人曾经受穷;如今也因为茶,安溪人走上了致富路。
1996年,全国茶叶市场放开后,“穷则思变”的安溪人见风行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终于走出一条“内练品质、外树名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路子,把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重振茶业雄风。近年来,安溪县又加快推进茶业产业化,推动茶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20万亩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茶叶生产基地,产品突出“优、精、绿、特、新”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工艺进一步改进,茶叶质量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几年工夫,安溪茶叶做成了大产业,撑起了安溪经济的“半壁江山”。
安溪山清水秀,茶香景美。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构建山水和谐交融的“生态安溪”,是安溪城市建设一直追求的目标。几年来,安溪县决策者在做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更赋予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城市建设上档次上品位。
大自然的造化,使流经安溪县城的晋江支流蓝溪蜿蜒曲折,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游龙”,富有创意的安溪人就在“游龙”的洄水处筑坝下闸蓄水,由此形成了一个水域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取名“大龙湖”,开发水面特色旅游,从此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规划建设“大龙湖”两岸防洪堤时,安溪县别出心裁地在长达10多公里的花岗岩护栏上,精选、镌刻了先秦至近代6000多首古诗词,形成独特的“十里诗廊”景观。同时,安溪县又拓宽改造河滨北路、河滨南路,建成河滨休闲公园、茶都公园、金钱山公园、凤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市民休闲场所,新增绿地26万平方米。城区面积已由原来的6.8平方公里拓展到15.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在两三年内将由目前的12万人增加到17万人。
注重自然山水与城市风景的完美结合,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是安溪县又一成功之笔。秀美的湖光山色是安溪旅游的魅力,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安溪旅游的灵魂。近年来,该县把独特的茶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推出构建城区“大龙湖”水面旅游、凤山森林公园和金钱山公园休闲旅游、清水岩宗教朝圣旅游、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龙门生态健身旅游五大旅游体系,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安溪茶文化旅游因而成为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之一。2003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6亿元人民币。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古老茶乡的大地上,拂面而来的阵阵建设热潮,不禁让人感到,一座美丽的城市正在快速崛起!条条银线穿山腰,宽敞大道绕山弯,驱车在安溪县境内宽阔平坦的高等级公路上,行车时速比过去提高了好几倍;从安溪到厦门仅需1个多小时,到泉州也只需50分钟,安溪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昔日的塞车长龙再也看不到了。
一到夜晚,城区路灯五彩缤纷,远处楼宇霓虹闪烁,幽幽蓝溪倒映着万盏灯火。乘着夜色,悠然坐在大龙湖的豪华游艇上,一边品啜着家乡铁观音名茶,一边欣赏着湖面粼粼波光,不时还可眺望远处的游人散步,此情情景,怎不让人感慨万千:眼前美景与10年前离开安溪时有天壤之别,真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安溪变了,变得更美、更有魅力。
乌龙茶香飘四海,铁观音誉满五洲。安溪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绝不过分。记得一位安溪籍的知名华侨这样评价:“十年规划气势磅礴,速度风驰电掣,仿若一夜新城。一切的一切无不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决心和魄力。”我们想,他是说到点子上了。
“星星已不是那颗星星,月亮也不是那颗月亮……”是的,正如歌词所传唱的,茶乡安溪一直都在演绎着她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如同每天新生的太阳一样,真实而温馨。
安溪铁观音举世闻名,是闽南乌龙茶中的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外商最知名的中国名牌中居第三位,系食品茶中的唯一品牌。
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安溪县西坪镇南山,位于安溪县中南部,海拔1265米,是安溪南部海拔最高的山峰,素有“南邑第一峰”之称。是安溪县野生茶树的分布地区之一,具备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
安溪铁观音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被发现,其由来在安溪茶乡大地上自古流传着两种传说,新编《安溪县志》予以记载。
一、“魏说”(观音赐茶):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 ),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
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二、“王说”(皇帝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士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靠“观音赐茶”与“皇帝赐名”,既与观音菩萨结下不解之缘,又与乾隆皇帝搭上关系,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的优异品质一炮打响,深受广大茶人喜爱,驰名遐迩,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