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烤肠(Taiwan sausage ),也叫“台湾烤腊肠”,简称“台烤”, 台湾香肠制作是运用现代西式肉制品加工技能出产的具有中国传统风味的低温肉制品,是一种以猪、牛肉为首要质料,经绞切、腌渍、增加辅料和香辛料,灌于(可食)肠衣后,经或不经热处理,速冻保管,食用前先冻结,用碳火或电烤炉等烤的肉制品
首要配料
精肉、脊膘、大豆蛋白(康太31CT、索康S110)、改性淀粉、食用盐、白糖、NaNO、异Vc钠、卡拉胶、复合磷酸盐、香精、五香粉、冰水等。
台湾烤肠
工艺流程:
质料整修-绞制-拌和-腌制-拌和-灌装-枯燥-蒸煮-二次枯燥-晾制-下架-装袋-焊接-冷冻-装箱
商品特征
台湾香肠制作烤肠色泽诱人,肠体丰满而有弹性,经热加工后口感外酥内嫩、香气袭人、风味共同,深受消费者喜欢,多在商场、超市和其他生齿活动的场所售卖。
食用方法
先冻结,用碳火或电烤炉等烤后食用。
更多详情:
绛州汾河湾的泥质干强度偏高、手感滑腻、无砂、可塑性高、韧性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绛州澄泥砚能以唯一的非石质砚跻身中国四大名砚之中。砚,它的实用功能是磨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而无杂质。在同样的硬度下,由于澄泥砚是用泥土烧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肯定会逊于石砚,同时却增加了澄泥砚的滑动摩擦系数,也就是说,澄泥砚比同等硬度的石砚发墨程度要好。陶的烧成温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而绛州澄泥砚的烧成温度正是介乎于两者之间。制陶工艺是澄泥工艺的先导,它的发展孕育创造了澄泥工艺,制陶工艺升华的结果,是瓷器的出现。澄泥工艺是独立发展的结果,历史上的澄泥砚、紫砂器的问世证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显示了它的价值,它是介于陶与瓷中间的另一路产品,归类于炻器。但澄泥砚又具有研磨工具这一特殊性,烧制时的技术要求就高了许多;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磨墨时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砚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砚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蔺氏父子正是在这一关键环节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烧制出了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各种品相的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首先,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河水中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中,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澄泥。澄泥砚之名也由此而来。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这使我联想到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砚终似结丹。在遵循古法的同时又独出机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予以创新,在炼泥这个工序上,购置了机械设备,以电为动力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加强砚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砚在烧制时不会产生任何气泡和微小的裂纹。密度是决定砚质是否坚实、是否发墨的主要条件;一般澄泥砚的密度在1.4-1.6左右,绛州澄泥砚运用现代工艺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2.0-2.2左右,已接近了花岗石的密度。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烧制的仿古石砚,不论在重量上、视觉上、手感上都与石质无异,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 在造型艺术上,澄泥砚也别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图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样,色泽典雅秀丽,显得极为古朴大方。现在澄泥砚已发展出近百种造型,种类繁多。 澄泥砚属陶类,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砚。可能古人受秦汉间砖、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砚再精工制作,遂步升华为澄泥砚。澄泥砚的形成约在晋唐之间而略早于端、歙。
醋酸+过氧化氢(1比1) 少量硫酸(加快反应速率)
参考如下:
1 间歇式生产工艺
间歇式生产装置,即所谓“万能”生产装置,美国赖克霍德化学公司的一套生产装置就是这种“万能”生产装置的典型例子。该装置可以处理60种以上的原料,除能生产一般邻苯二甲酸酯以外,还能生产脂肪族二元酸酯等其他种类的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的间歇式生产,工艺条件大同小异,随原料醇和产物的性质不同而略有不同。以生产DBP为例,用苯酐和正丁醇在酸性催化剂(如H2SO4)存在条件中进行酯化反应,为使平衡反应有利于DBP的生成,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除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并可适量多加一些正丁醇。
酯化完毕后,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和掉H2SO4,经分层分离掉废水,然后进行脱醇,在减压的条件下,脱除未反应掉的正丁醇。再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色完毕后,过滤得到最终产品DBP。DBP的生产工艺框图如图一所示,有酯化、中和、脱醇、脱色、过滤五个生产工序。间歇式生产工艺五个工序均为间歇式操作。
间歇式生产的优缺点:
优点1)投资少,建设快
2)产品切换容易,可生产多种增塑剂
3)工艺技术简单,人员素质易满足
缺点 1)产品质量波动大,不太稳定
2)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
3)能耗物耗高
间歇式生产适合于小规模、多种增塑剂的生产,投资少见效快。
4.2 连续化生产工艺
由于DOP、DBP增塑剂的需要量很大,因此以DOP、DBP为主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已普遍采用,目前我国最大DOP单线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最大DBP单线生产能力为 2万吨/年。
在连续式生产中,酯化反应器可分为塔式反应器和阶梯式串联反应器两大类。采用酸性催化剂时选用塔式酯化器比较合理;采用非酸性催化剂或不用催化剂时,因反应混合物停留时间较长,所以采用阶梯式串联反应器较合适。
DBP连续化生产工艺五个工序酯化、中和、脱醇、脱色、过滤均为连续操作。
连续式生产的优缺点:
优点1)产品质量好,且质量稳定
2)能耗、物耗低,经济效益好
3)工艺先进,劳动生产率高
4)自动化水平高,劳动强度小
缺点1)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
2)主要设备制作加工比较困难
3)产品切换困难,不适合多品种增塑剂的生产
4)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高
连续式生产适合原料来源有保证,有较高生产管理水平和较高人员素质的大规模生产。
4.3 半连续化生产工艺
所谓半连续化生产是指酯化工序采用间歇式,酯化以后的工序(中和、脱醇、脱色、过滤)采用连续式。半连续化生产工艺是间歇式生产工艺到连续化生产工艺的一个过渡阶段。国内DOP、DBP等主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生产多采用半连续化生产工艺。其规模一般在1~2万吨/年。
半连续化生产的优缺点:
优点 1)投资比连续化生产低
2)切换品种比连续化生产容易,较适合生产多品种增塑剂
3)部分连续生产,操作方便,原料收率基本同全连续化生产
4)与间歇式相比,生产模大、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1)与连续化生产比, 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易波动
2)间歇酯化比连续酯化能耗高
3)自动化程度比连续化生产低
半连续化生产较适合于规模适中、多品种增塑剂的生产。生产品种灵活是半连续式生产的一大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