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瓷器,真正的鉴别方法
拍卖场上,清雍正、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器备受大藏家追捧,价格动辄高达500万元至1500万元。昂贵的市场价值催生了大量的仿品和赝品。同时,全国范围内的拆迁扒建使得许多地下古瓷重见天日,但目前对此缺乏权威的论证。以下是一些鉴定方法的整理,仅供参考。
1. 茶叶末釉瓷器的年代特征:
清代的茶叶末釉瓷器大多出自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以雍正、乾隆时期为主,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朝也有生产,但数量相对较少。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瓷器特点鲜明。
2. 清代晚期茶叶末釉瓷器的特征:
嘉庆初期的茶叶末釉瓷器延续了乾隆的风格,质量较高。但嘉庆后期,瓷器质量开始下滑。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仍有生产,但逐渐衰落。
3. 乾隆茶叶末釉瓷器的特征:
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器胎体细腻,瓷质紧密,胎壁略厚,釉面匀净。有的带有棕眼和丝文,光泽莹润。釉面色调有深浅之分,深色略显黑褐,浅色因黄色釉面上黑点密集而显黄色。釉色偏绿者较多,俗称“蟹甲青”。器足为黑褐色,仔细观察可见足部釉与露胎釉相接处有刮削时无意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状边缘。乾隆时期的瓷器造型继承了雍正样式,也有仿古铜器式,还有创新样式。款识多在器物底足内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少数为四字“乾隆年制”,个别写在器物口边六字篆书款。
4. 雍正茶叶末釉瓷器的特征:
雍正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器釉色变化丰富,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釉色多偏黄,有“茶无末”之称,称其为“鳝鱼皮”。造型具有时代特色,以“秀丽”为主题,端庄典雅,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圆器少见,琢器较多,尤其是瓶类,基本为陈设瓷,也有文房用具。款识均位于器物底足内,阴刻四字“雍正年制”或六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字体工整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