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是个早被列入生僻字的汉字,不少人将它读作“滩”或“裸”,而傩戏则被理解成滩戏,即河滩上唱响的戏;或裸戏,不穿衣服的戏。笑话可以一笑了之,可“傩”离我们究竟还是太远,完全已从人们的印迹中消失。
翻读与“傩”的历史,会不时从历史的缝隙里感受到从傩产生的细细冷风,这是种神秘诡异的巫术,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细细追忆,这种惊恐似乎还存在于儿时的模糊记忆里,每到逢年过节时村里总是请来一群人身穿戏服,脸戴面具,敲鼓唱吟舞上一圈,然后走家串户地在各个屋里走上一圈;胆小的孩子总躲在柱子后,屏住呼吸,困顿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辗转到了石邮村口,似曾相识的古村,藏着几分诡异,像梦境中常会回去的故乡,像迷路时误闯的迷魂阵。傩庙前早已人声鼎沸,面对即将到来的狂欢,大家显得有些沉不住气,笑谑说任谁也不会眼看海啸扑来而不撒欢跑的――石邮村的热闹与欢快像“海啸”席卷了所有人的理智,跟着闹吧,跳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原乡的快乐。
石邮村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傩舞艺术之乡”,这里藏有130多个傩班,保存了2300多只傩面具,傩舞剧目有近百个……每年春节与其说是年庆,更像是各村各户的狂欢节。南丰人喜欢把傩舞称作“跳傩”,有力才能跳,跳了才有劲,有劲才能打拼好未来,所以自古以来,南丰人喜欢热闹的跳傩便成为一景。邑人刘镗有诗《观傩》:“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详细地说明了跳傩当天红火场景。
江西的赣傩
搜傩是傩戏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种像“捉邪”的游戏。戴着面具的神判、钟馗、开山等常见的正义之士祭拜过天地后,猛然狂性大发地在人群中舞动铁链,铮铮作响且气势汹汹。这样的阵势估计让所有邪祟受到惊吓。震耳欲聋的鼓声与汹涌而至的义士们拿着香火和铁链尽情地舞蹈,连看的人也会感觉累得虚脱。最后,开山和钟馗拿起铁链,表示已捉获邪祟,告慰所有村民来年必然又是个安定太平年。这样的仪式算是到了尾声,所有神客取下面具,露出真容,脸上泛着欣慰的笑容。
上饶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 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
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上饶“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吴楚文化的交汇碰撞,使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作为农业大市,上饶不少民俗与农村四时节气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春之日的教犁,正月十五秧田送灯,开秧门时敬五谷神,农历八、九月演“太平戏”,“七月打一算,八月有戏看”,“十月十”打麻糍庆丰收,等等,都是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生活的祈望。在婺源,有着富而不贵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村头设置辟邪的“石敢当”建筑习俗。鄱阳湖一带的渔俗丰富多彩,禁港、禁湖时不仅既禁捕鱼,也禁采摘莲、藕、菱、芡实水产品,这些古老的民俗,反映出当地渔民对生态保护的最原始的愿望,这与如今建设鄱阳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要求不谋而合。
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也表达了上饶人民对正义行为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信州区人民对黄氏兄弟的感恩,就有了东岳庙的庙会。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十举办的上饶县石人殿庙会更是盛况空前,许多省内外的民间艺人、商人到此经商或献艺,保留了许多民间组织、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活动及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形态。余干县农历八月祭奠朱元璋麾下的三十六位将领,就有着“八月康山祭忠臣”。鄱阳莲华山寺的“打目莲”庙会,高潮时达两万多人。上饶各地群众都选择不同的方式,祭奠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神灵。参加了葛仙山两次“开山门”节,人山人海的场面,足见人们对神灵保佑和安康和谐的祈求。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使上饶这片土地充满了喜庆和欢乐。上广玉一带的“大棚戏”和“游春戏”,很有人气和特色。新年正月,连连演戏,一天演到晚,演的都是连台本戏,热闹非凡。婺源流行“鼓吹节”,余干盛行莲花落演唱,鄱余万三县民间的“大鼓书”,赣东北流行的“灯舞”、龙灯、狮子灯等,绚丽多彩,雄伟壮观,还有“串堂班”等演出形式,群众参与热情很高。剪纸、草编、竹编等独特的民间工艺,集中反映了上饶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三清山申遗文艺演出,两个民间艺人即兴表演的剪纸、草编,让“老外”叹为观止。
●横峰油子馃
横峰县是油茶之乡,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有油茶树,因此盛产茶油。茶油多,油炸食品也就多。人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会了制作油子馃。这是一种最常见而又最引人喜爱的农家食品。油子馃是用一种特制的油子馃勺(铁皮敲打而成)装为主浆、包菜馅放入油锅中高温炸成。制作简单,但味道特别,香、咸、辣、酸可以俱全。逢年过节或亲友光临,家家都能制作出各具特色的油炸食品。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农村称鬼节),这天家家户户炸油子馃,也炸蛤蟆皮、油丸馃等食品。
●芋头糖
又名兴安酥(历史上横峰称兴安县)。最早生产于葛源,是葛源的传统食品,故又名葛源芋头糖。芋头糖用糯米、芋头、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历史上,葛源生产的芋头糖就闻名省内外。据说,葛源的芋头糖,别处无法效仿,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方法,制出来也及不上葛源芋头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带种的糯谷,生产时间长,当地水土好。从下种到收割,要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沐浴四季雨水。这种稻谷碾出来的糯米质白、粘性重。蒸成糯米饭与熟芋头一起捣烂,撕成小团,再蒸。然后又捏成条切成片晒干,放入油锅中炸,体积急剧膨胀,捞上来趁热拦熟芝麻、白糖,便是芋头糖。这种食品,具有酥、香、甜等特点,进口消融,故又名料化糖,最适宜老人吃。据老人传闻,葛源芋头粮,清代曾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宫青睐。每年立冬过后,横峰葛源芋头粮便大批生产,畅销各地。远在外地工作的横峰人,一吃上芋头粮,便知道这是来自家乡的食品,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横峰县的乡镇企业已将芋头粮美其名为芝麻糯米酥,用印有花纹图案和文字说明的食品袋包装,一斤一包、或半斤一包,既便于携带,又美观大方。
●串堂
横峰县
赣东北农村有一种小戏班儿,因为是在农家的厅堂里吹拉打唱的故名串堂。串堂一般由7人组成,两人拉、两人吹、三人打。七人中大多会唱。虽说都是男的,却有人唱生、唱旦、唱花脸、念白等。台词都记得很熟。能唱上几个折子戏,而且边唱、边拉、边打。乡村男婚女嫁、建房祝寿都作兴请上一班串堂。有了串堂,方圆几里、十几里就知道谁家办豆事、办什么喜事。于是这一两天,不仅村子里热热闹闹,东家也显得体面、风光。串堂班有一个头,叫班头。东家叫串堂要预先定约,告诉班头大喜的日子,有的还预先给定钱,使双方放心。喜庆的日子,东家再派人去接,串堂班便一路吹吹打打的来了。到了东家门口,东家还要放爆竹,以示欢迎。
珠联璧合的日子,是串堂有喇叭将新郎新娘吹进洞房的;华厦落成的时辰,是串堂用喇叭把大梁给吹上屋脊的。喝喜酒时,串堂几人单独坐桌,一般坐在大门右角那桌,不管坐满与否,其他人不能凑坐。串堂班的人注视着厨房,每上一道菜,就要吹拉一个曲调。喇叭一响,客人们也就知道有菜上桌了。最显示串堂班水平高低的,是在饭后。饭后,东家必须摆开场面,让串堂班吹、拉、打、唱好一阵子。唱什么,得根据东家办喜事的内容而定,婚娶、寿诞、建新房,各不相同。七人中,每人都有角色,有的能一当俩。唱完后,东家要给红包,要摆茶果,上点心。据说,一般人学串堂,从不会到会,至少要三年。这三年的日日夜夜,寒来暑往,他们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艺人有句行话,叫“千日二胡百日箫、喇叭只需学一朝”,就是的拉二胡难,容易些,吹喇叭最容易。其实不管哪种乐器,要学好都难,除了拜师外,还得靠自己平时苦练。更何况,串堂班的人数有限,每人还得会玩上一两件乐器,能充当一两个角色。
十年动乱期间,串堂曾被当作农村的“四旧”给取缔了,一些会吹、拉、打、唱的人也随之销声匿迹。十一届在中全会以后,农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恢复,串堂又作兴起来了。年终,各个山村、各条大路上,经常可以碰到吹吹打打的欢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