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不适合以定量、定价的订单合同方式运营。例如厂家与农民约定农产品价格和数量,签订合同。如果丰收,厂家接收不了的部分农民无力自行建立运输销售渠道,等于白收;如果歉收,没有完成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农业产品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间环节,例如国家机器或者资本机构的调节。由国家保证全部收购农产品,丰收时保证最低收购价,歉收时候还要给予农民补偿~或者用期货的形式,保证丰收和歉收时农民的利益,也就是保护下游加工行业的利益。不过期货这种形式引入了很大的投机性,现在看来根本玩不过国外的炒家,本土的农业和加工企业很容易就被人玩死了,背离了稳定农业生产的初衷。
这个涉及到书籍知识,建议翻看《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这本书。
农业推广方式方法众多,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根据不同地区、农户、生产阶段选用几种不同的推广方式方法配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可能获得最佳效果(系统的非加和效应)。实践证明农业推广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适应性广、互补效应明显、提高推广效益等好处。在具体运用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广的具体内容;推广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及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其他因素(如地理、风俗等)。
(1)分解者是能将动物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一类生物,从图解中可以看,分解者应包括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果树和牧草是生产者,可以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所以可以从菌土中获取无机物(无机盐、矿质元素);此生态系统属于生态农业模式,其意义是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①对于植物及活动力能力较弱的小动物往往采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②蚜虫是害虫,食蚜盲蝽是害虫的天敌,所以二者是捕食关系,另外蚜虫和植物也属于捕食关系;而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的卵,故二者是寄生关系.
(3)根据图解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害虫天敌及害虫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生态果园的建立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从而抑制害虫的生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能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
故答案为:(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 生产者 无机盐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样方法 食蚜盲蝽和蚜虫、蚜虫和植物 寄生
(3)害虫天敌 减少污染
一、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新农村”是指在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好者宏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确保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从我们先情况来看,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不要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有的地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最后搞得不城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约资源,持续发展。
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
首先,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其次,建设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再次,建设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