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黄鸡
“宁都黄鸡”原称“宁都三黄鸡”,宁都黄鸡具有 “三黄”(羽黄、胫黄、喙黄)、“五红”(冠红、髯红、脸红、耳叶红、眼圈红)等外貌特征。原产于江西省宁都县黄石、对坊等南部乡镇,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饲养历史。
宁都蛋菇
蛋菇并非菌菇,而是用鸭蛋灌肠经加工制作成蘑菇形而得名。可炒吃,可制汤,盛行于江西和闽北地区。
食用茶油
油茶树又称木梓,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白花,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种子含油率20%至35%,榨出的油供食用及工业用。主要产于我国丘陵地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赣南广有种植油茶且栽培历史悠久。
中华神菇---茶树菇
茶树菇,产于油茶树根腐植基部,因产量稀少,十分珍贵,俗称中华神菇。其特点是:菇薄柄长,美味在柄,香淳脆嫩。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民测定,内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十多种微量元素和抗癌多糖。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和胃,宁神降压,防癌抗衰的功能,对肾虚,尿频、水肿、中老年防衰、小儿低热、尿床、高血压有较理想的补助疗效。该菇生产过程中不施肥,不打籽,无任何污染,是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有机绿色食品,其味鲜美,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美味珍馐和馈赠佳品。
宁都固村三甲酒
宁都固村镇三甲酒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最优质的糯米、特有地下泉水、中草药酒饼三种甲等原料,采用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酿造而成,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酒味调和、醇厚柔和、甜香可口、后味悠长。适量久饮,具有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舒筋活血,补血养颜,滋阴壮阳,强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小布岩茶
小布岩茶产于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境内环境幽雅的岩背脑群山之中,始种于1969年。 仰望群山,蜿蜒起伏,连绵数万里,林海茫茫,云雾弥漫,景色十分宜人。这里产茶,芽叶肥壮,持嫩性强,有效化学成份含量十分丰富,所制茶叶品质甚好。
宁都薯粉
宁都粉干
粉干可以说是传统食品,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了。它具有色白、条细、耐煮、松软等特点,炒煮、干拌均可,味香可口,宴请来宾,既可当饭也可当菜肴。它以松软爽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而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现在,做粉干没以前那样辛苦了,人们早已用上了粉干机,用机械化操作了。
小布金桔
小布金桔宁都县各都有,以小布垦殖场所产产品质最佳,该场1958年从广西融安引种,年产 优质果品450吨。 小布金桔个大,单果重15-25克,成熟果为橙黄色,果皮油胞细小稀疏、光滑。果肉 呈乳白色、质地细嫩娇脆、汁浓味醇、芳香悦人、甜酸适度可口。成熟果实100克果汁 中含维生素C44.4毫克,并富含维生素A、P及芳香油。小布金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及药用价值,化痰去咳效果显著,对眼疾和高血压有特殊疗效。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率全军1.7万多人宣布脱离国民党,参加红军。而此时的红一、三军团,加起来也只有2万多人。16日,军委就授予起义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下辖第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军,董振堂、赵博生、黄中岳分别兼任各军军长。随后,红五军团开往石城一带进行整编。毛泽东对“宁都起义”有很高评价,曾于1938年12月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经过整编后,红五军团成为我工农武装的一支雄师铁军。1932年,红一、三军团攻打赣州,由于赣州城三面环水,又有坚实的城墙,易守难攻,炸城墙进到城里的红军被国民党军包围,此时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受命前往增援,战士们挥舞大刀冲进敌阵,把受困的部队解救了出来。随后在攻打漳州以及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等历次战斗中都屡立战功,以勇猛顽强、善打硬仗恶仗著称。
1933年1月8日,该军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赵博生在金溪黄狮渡战役中英勇牺牲,中央人民政府为此将宁都县改为博生县,并在红都瑞金叶坪建博生堡以示纪念。宁都至今还有赵博生烈士陵园及赵博生墓,原来的起义旧址成“宁都起义纪念馆”,收藏了有关红五军团的各种资料,宁都的博生路是目前该县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长征中,红五军团的行军序列一直在最后,主要负责抗击敌军追兵,掩护红军主力北上。一路上,红五军团以顽强的阻击和悲壮的牺牲为自己赢得了声誉,“铁流后卫”成为红五军团的另一称呼。红军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在湘江血战和金沙江阻击战中,红五军团竭力阻击数倍于己的追兵,不顾自己时刻面临与主力失去联系,甚至全军覆灭的危险,击退并迟滞了国民党军队的行动,保证了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安全,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湘江战役中,为确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湘江,军团长董振堂临危受命,率部同蜂拥而至的敌人殊死激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然而,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被敌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陷入重重包围。三十四师面对4个师的敌人孤军作战,5000多名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被俘后,他从腹部的伤口中拽出肠子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时,红五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他们在崇山峻岭中与敌人奋战三昼夜,像一个“铁闸”一样,紧紧把十多万国民党“追剿”军堵在了仅有的一条道路上,保证了党中央的安全。红军主力渡江后,红五军团交替掩护撤离了石板河,顺利渡过金沙江。完成渡江后,他们凿沉了渡江的7条木船,对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团改称第五军,董振堂任军长。1936年10月,他们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参加了攻占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城的战斗。1937年1月12日,第五军在甘肃高台遭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包围进攻,全军将士在董振堂的指挥下誓死坚守高台,血战七天八夜,战至最后一人一弹,终于寡不敌众,董振堂及3800多名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107岁的赵世新回忆:部队到宁都后,驻了一年,我所在的部队是75旅1团2营,驻扎在城外二十华里的天门寨,减员很大,一是当兵的多是北方人,特别是陕、甘两省的人员最多,到南方后不服水土,吃的又是糙米、茶油、花生油,供给太差,很多人不适应,泻肚子;二是打摆子(疟疾),发冷发热,又得不到治疗,很多人都染了这种病:三是疥疮,大部分人都长了疥疮,全身是脓包。此外南方蚊虫多,雨水也多,蚊虫咬了雨水一浇,便化脓溃烂。由于上述原因,死了很多人,我们7连初到宁都时有90多人,最后只剩了50多人,有的连只剩下30多人。开始时,为解决部队吃的面粉问题,把所有马匹集中起来,从南昌运面粉,后来由于骡马也不服水土.差不多死光了。运面粉时因为路途远,而且雨水多,面粉被雨水淋湿,等运到宁都,好些发霉了,我们就吃这发霉的面粉,部队情绪非常低落,
吴富祥(1908-2003),定居于蓝山县汇源乡湘源村,甘肃宁夏人,红34师某机枪连连长。原名王福祥,1908年生于甘肃省临夏市,1989年返回甘肃临夏老家定居,2003年病逝于甘肃省临夏,享年96岁。 吴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1929年随冯玉祥部第26路军27师南下。1931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参加,该部队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1931年被派往瑞金干部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作战勇敢,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吴福祥颁发了三等红星勋章一枚,如今属国家二级文物,至今保存在县文物管理所,勋章号码为256号。1934年10月红34师临危受命,在长征中担任殿后,吴福祥任某机枪连连长。
1934年11月19日吴福祥随部队进入蓝山,22日离开蓝山。1934年12月初参加湘江战役,战斗中大部分牺牲,吴福祥等少数人突围。1945年,吴福祥几经磨难,经人介绍与喻凤仔结婚,改名吴福祥,在蓝山汇源乡湘源村定居,开枝散叶。1951年首任县长张振汉特批4万元路费,让吴福祥参加了郴州行署第一次苏区代表座谈会。解放后吴福祥重新入党,担任基层干部二十多年。
宁都起义唯一的在世者赵世新,说起在宁都驻军的生活,赵老更是记忆犹新,嗓门洪亮的说到:“我们这些北方人大多是陕西、甘肃、河南的,到南方后不仅水土不服,加上饮食习惯又不相同,吃的都是糙米,菜就是藤藤菜(笔者注:指蕹菜)、角豆、冬瓜,油就是花生油,这些都吃不惯,吃着想吐,很多人不适应,泻肚子。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吃大米,喜欢吃面食。由于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导致生病的人很多,有的打摆子(疟疾),发冷发热,高烧40多度,有的长疥疮,大家黄皮瓜瘦,又流鼻血。因为南方蚊虫多,雨水也多,蚊虫咬了雨水一浇,便化脓溃烂,很多人都染了这些病,部队的医疗保障又很差,得不到治疗,这样就死了很多人。当时宁都县城北门山坡上埋满了尸体,一开始,还插个牌子写名字,后来都不写了。我记得我所在的7连初到宁都时有90多人,最后只剩了50多人,而有的连只剩下30多人。
1946年,邓公意外得知董振堂家人生活潦倒,派警卫员将董家人接到解放区,并发放了六十万元,免费赏赐了一套房,为了让董家人收入有保证,还划分了五十亩地。董振堂到底是谁?国家为何对他的遗属如此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