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野鸭驯化
刚出壳的野鸭要经近一个月的育雏。育雏期主要抓两点进行驯化,第一是声音记忆的强化,第二是环境条件的强化。具体操作方法:(1)由专一饲养员进行育雏期的正常饲养管理;(2)喂食或饮水的同时要不断地给予口令或用“鸭鸭”的歌声来伴随,使之形成条件反射;(3)雏鸭落地大群饲养时,饲养人员适当接触或驱赶,做好户外运动。注意:要选择晴朗天气驱赶雏鸭下水,使鸭子尽快适应环境。
雏鸭水池设置和使用要求。水最深处50厘米左右,面积以占圈地的1/4即可,水池四周岸边要有缓坡,不得超出20度,开始少注水,经几天熟悉后方可注满水,一般头天下午注水,利用井水时更要如此。以后雏鸭依据天气情况可自行入水嬉戏。
育成野鸭的出牧训练
进入育成期的野鸭摄食量逐渐增大,表现出向人要食、抢食的行为,此时还不具飞行能力,因此,正是出牧训练的最佳时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从圈舍去放牧场的道路两侧设食槽、水槽,由原来的饲养员诱导或驱赶出圈放养,饲喂由原来的四遍改为三遍,早上和中午均在圈外饲喂,夜间圈入舍内休息。以后除阴雨天均在圈外放养,持续一周后,即可赶入最终放牧场中进行放牧饲养管理。野鸭最终放牧场地的基本条件要求:(1)放牧与圈舍的距离以不超出300米为宜。(2)放牧场中的饲喂地要整平,设置食槽、水槽,野鸭子出入水面处的地面坡度不得大于30度。(3)放牧场水池水面积可在1公顷左右,水深不超过3米为宜。要求水肥,无化学污染,池水的背处栽种杨树、柳树、榆树等,以利于鸭子遮阳、避雨等,四周生长的野草丰厚、肥嫩,或种植优质蔬菜、牧草等,补充饲料的供给,以保证野鸭自由采食。(4)鸭舍与放牧地间的路上应避开高耸的建筑物和高压电线等,有利于野鸭拓宽视野,使之行走和飞行时方便自如。
野鸭群放入牧场中一周时间即可熟悉整个水面及四周环境。育成后期和成鸭期的鸭子可风雨无阻地全天放牧。可通过控制野鸭饲喂时间和饲料量来保证正常放牧和归牧。育成期或非产蛋鸭放牧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每日清晨空腹出牧,赶入放牧场。上午7时~8时在放牧场喂饲。达八分饱即可,中午11点左右补料,喂六七成饱来控制归牧时间,傍晚日落前一个小时归牧,在圈舍内喂第三遍,要使之吃饱。阴冷、雨天时要喂饱,以抵御湿冷凉气的侵袭;夏季夜间可留鸭群在圈中宿营,春秋季均可圈入舍内休息,严禁在放牧场中野外过夜,以防天敌或养成恶习,不利经营。
商品肉用野鸭的放牧和停牧时间
肉用野鸭是育成鸭放养至60日龄时停止放牧进入圈养育肥的。
绒用野鸭的放牧和停牧时间
绒用野鸭的放牧是育成野鸭放牧的继续,只是野鸭逐渐具有了飞行能力,一般结冰后即可停牧,可在腊月屠宰取绒取肉。
种用野鸭的放牧技术
在南方种用鸭可常年放牧;在北方冬季则需要停牧进入圈养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所以说北方种用野鸭的放牧是翌年春暖、冰融后的再放牧过程。其操作要领:(1)从头开始驯化,循序渐进,不可急躁,经过几天时间便可步入正常的放牧程序;(2)开产后要求在舍内产完蛋后,再放出圈内喂食,出牧时间可在上午9时~10时,通过控制中午料量而使野鸭在日落前正常归牧,要求全部归牧后方可在圈内饲喂,日落后圈入舍内,同时补充夜间饲料,以保证产蛋量;(3)因产蛋野鸭均具有飞行能力,出牧时要求环境安静,不得有生人或其他突如其来的动物或动作干扰,避免炸群而造成损伤。每日归牧后要再次检查放牧场,如有未归的野鸭要及时赶回,以防丢蛋而造成损失。
完全可以的,蛋白质很丰富的。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常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