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churian catalpa)
学名:lpa bungei C.A.Mey.。又称梓桐、木王、线楸、金丝楸。紫葳科,梓树属。
形态和用途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幼枝无毛。叶对生,三角状卵形或卵形,全缘或三五裂,长达15厘米,基部宽楔形、截形、圆形或心形,幼叶被单毛,后脱落。花冠钟形,白色,内有紫色斑点;子房2室,有胚珠。蒴果长25~42厘米。花期4~5月,9~10月果熟。
楸树树干通直,树冠狭长,是理想的林农间作和农田防护林树种。材质细致,耐湿耐腐,作建筑、家具、船舶、矿山用材。叶荫浓,花美观,对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可作城市工矿区绿化树种。树皮和叶可治痈疽;种子治热毒和疥疮,并可利尿。嫩叶可食,叶可喂猪,又可捣敷猪疮及毒杀金龟子幼虫。花可炒食和浸提芳香油。树姿优美,也可作庭园观赏树。
(李建文)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楸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以北的平原、丘陵、高原和低山地区,以山东、山西、江苏、河南、陕西最为普遍。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楸树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冷,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气候,在山东和江苏沿海地区生长良好。对土壤水分很敏感,对土壤肥力要求亦高,在深厚、湿润、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和钙质土壤中,生长迅速;在积水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过高(0.5米以下)的地方不能生长。喜光,在庇荫下或林分郁闭后均生长不良。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粗壮,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中,侧根水平伸展范围较广,根蘖和萌芽能力都很强。幼年生长较缓慢,树高速生期在8~10年生以后,一直延续到15~20年,连年生长量1.0~1.5米;胸径速生期出现在5~8年生以后,一直延续到15~30年,30年以后开始下降。
造林技术
①采种:应选择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采种。当果实由黄绿色变成灰褐色,顶端微裂时,即可采集。出种率约10%,种子纯度70~80%,发芽率40~50%,千粒重4~5克。②育苗:方法有埋根、播种、插条等。楸树结实少,根部萌蘖力强,埋根育苗是主要方法。选用粗1~2厘米的根,截成长15~20厘米,削成上平下斜形的根插穗,平埋或斜埋,株行距20×30厘米。出苗前一般不灌水。苗高10厘米时,及时灌水、松土、培土、除蘖。每根插穗上只留一个发育好、长势旺的萌芽条。播种育苗多在春季进行。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4小时,捞出晾干,再用3~5倍于种子的湿沙混合,堆在室内进行催芽。定时洒水、翻动,使内外温度均匀。经70天左右,有30%的种子裂嘴,即可播种。一般采用低床落水条播法,行距20~25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5~30公斤。播后用细筛覆盖0.5厘米厚的细土和细沙,然后,床面用苇帘等物覆盖遮荫。幼苗出齐撤除覆盖物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和松土除草、间苗等工作。当年苗高50~100厘米,每公顷产苗量15~30万株。扦插苗育时,可采母树的根蘖条和1年生苗作种条,截成长15~20厘米插穗,分级扎捆,放入地窖,一层插穗,一层湿沙。3~4月扦插,株行距20×30厘米,当年苗高可达1~1.5米。③造林:主要采用植苗造林,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在山坡或沟边造林,采用窄梯田、水平阶或大穴整地;在平原地区采用带状整地后再挖大穴造林。楸树是假二叉分枝,顶芽萌发力较弱,初植密度应稍大些,株行距1.5×2、2×2或2×3米。“四旁”植树要选用树高3~4米以上的大苗。④抚育管理:造林后每年松土除草2~3次,直到郁闭时为止;有灌溉条件地方在天旱时要浇水2~3次。营造片林可进行林农间作。对分枝角度大的枝条要及时短截,对于主干低矮、分叉多的植株可采用平茬法。楸树萌蘖生长很快,采伐后实行萌芽更新。
主要病虫害有根瘤线虫病、楸螟等。
(宋朝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