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时期,同律度量衡的铭文,笔画纤细,盖即铁线篆之先河。迄今流传的有唐李阳冰的《城隍庙碑》和《谦卦碑》。李氏攻小篆,很有功力,曾自谓:“斯翁而后,直至小生。”《城隍庙碑》全学李斯,虽较细但很圆润。《谦卦碑》笔画纤细刚劲,风格独具,是典型的铁线篆。关于“铁线”的名称,有的说是取像于“铁线草”,这种草叶柄细长且黑,有光泽,像铁制一般,故得是名。 铁线篆是小篆的一种。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铁线篆和玉箸篆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刚劲如铁,笔画都纤细如线,后者笔画均匀圆润,左右对称,犹如两根筷子,故名。书法上前者有李阳冰的《城隍庙碑》,后者有李斯的《泰山刻石》。篆刻配篆则反之,铁线篆以“朱文(阳文)”为主,两面下刀,玉箸篆以“阴文”为主,略粗且略“迟涩”,冲刀为主,一气呵成。篆书是以时期风格划分,有大篆、小篆之分,字体也是逐步形成风格的,没有具体谁首创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