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油茶汤、蒙古族的奶茶和藏族的酥油茶,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饮。 (一)民间最香的一碗“油茶汤” “油茶汤”是恩施土家族的一道独特的传统风味汤肴。喝来香溢口齿,余味悠长,即解渴,又充饥。有提神、驱热、御寒等作用。在民间,喝油茶汤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一食俗沿袭至今,尤以来凤、咸丰县民间最盛。 油茶汤的制作十分讲究。先用茶油或菜籽油分别炸焦茶叶、花生米、核桃仁,豆干、阴米、芝麻、粉条等茶料,再将清水烧沸,备好葱蒜、姜米、盐等佐料。先将炸过的菜油和茶叶放入碗内,再到入沸水。这时碗面上浮一层油和焦黄的茶叶,然后用小勺一一加进花生米、核桃仁等茶料和佐料。经这样精制而成的油茶汤,油是香的,茶是香的,油炒焙了茶香,茶香又解油腻,加上焦脆脆、香喷喷的“茶料”,喝一口真是满口生香,别有风味。在1991年4月杭州中国首届国际茶文化节上,来凤县土家油茶汤艺术团制作的油茶汤获得荣誉证书。在此茶文化节上,中国茶叶研究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程启坤品尝后,当场挥毫写下了“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词。一些国内外专家品尝后,也都赞口不绝。 九十年代,土家油茶汤已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制作了油茶汤料,使用袋装成品更方便,保健,入口松脆,芳香,回味绵长等特点,被人们誉为“土家咖啡”。……这是《恩施特产荟萃》制作的一碗“香溢口齿油茶汤”。 (二)民间最早的一碗“油茶汤” 来凤县的土家族男女老少,餐餐都要喝碗油茶汤。这个独特、古老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土家人不仅自己爱喝,还用油茶汤待客。 每当客人拢了寨子,主人就客客气气地迎了出来,让客人进到吊脚楼堂屋里坐下,陪来客谈白。主妇就走进火坑屋,在青条石嵌边的四方火坑上,烧制油茶汤待客。主妇在火坑中的铁三脚架上起锅,烧起大火把锅烧辣,然后倒下茶油或猪油,炸出一碗碗核桃仁、炒米、芝麻、花生米,黄豆、包谷子、截截粉条等。一般只炸一两种,有时也炸三种以上。这喷香的油炸物,是泡油茶必不可少的。 炸好后,端出来摆在堂屋中的长方形矮木桌上。接着,主妇就架势(开始)打油茶汤。有些家里,打油茶汤的锅是专用的,极少用它来炒菜。…… 主妇把锅烧辣后,倒进茶油或猪油。油冒青烟时,丢下一小把茶叶及花椒、胡椒、生姜丝、食盐等佐料,爆炒几下,马上倒下一小瓢冷水,并用锅铲攒劲挤压,搅动。再搀水,稍煮几分钟,撒把葱花、大蒜,烧开后,舀进碗中,端出来泡上炸好的食物,双手递给客人。一般不递筷子,一边喝,一边不停地“浪”动,将汤中的食物 “浪”出来,不用筷子把汤中泡的东西吃完,大部分汤留在碗里。这时,主人就要给客人碗里重泡炒米、核桃仁这一类的油炸食物,继续喝。那汤的味道几鲜美哟,吊脚楼到处都是喷香喷香的! 客人喝完汤,主人才把饭菜摆出来吃。一般来了贵客,放的油也多些,打的油茶汤也就浓,味道也更佳,当地人称“酽油茶汤”。现在有些上了年纪的土家老人,喝油茶汤有瘾。一日三餐离不得,一天不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些瘾格外大的老年人,嘴边挂着一句顺口溜“只要有碗油茶汤,满桌酒肉也不香”。------这是《恩施民间文学》制作的一碗“八十年代以前民间原汁原味”的“油茶汤”。 (三)民间最酷的一碗 “油茶汤” 外乡人到咸丰,少不了要喝上一碗油茶汤。咸丰的土家人厚道,循的是“过门为客”的古风,只要您肯在吊脚楼上歇脚,在土家特有的小木椅上坐下来,一支烟工夫,油茶汤就端上来了。 “嗬,好香!”油茶汤没到,香气先诱得人垂涎。端上来,一个个古朴粗糙的土碗里,盛着冒尖冒尖的阴米油茶。接过手才知道,阴米油茶是浮在汤面上的“冰山”。主人递过来一只筷子,好心的土家婆姨不住地叮嘱:“小心,烫着哩”。性急的早已烫得直伸舌头。土家有句俚语说:“油茶汤不冒气,烫死傻女婿”。油茶汤汤面上浮了重重地一层油,所以,乍一看,一丝儿热气也没有,下面是滚烫滚烫的。恰如土家人的秉性,在外冷峻得让人生畏,进得屋来,却是再热情不过了。 喝油茶汤递给你一只筷子,那是敬客了,土家人喝油茶汤是不用调羹筷子的,端起碗来,捧在手里,转着圈喝。一则不怕烫,二则好吃食。所以,不等“冰山”消融,早就连汤就食喂了肚里了。外乡人则不同,捧一碗油茶汤,烫焦了嘴皮,灼伤了舌头,到肚子里的东西却不多。结果,“冰山”消融,沉到汤底了,非得用筷子扒拉着,才吃得上嘴。嗨!喝油茶汤的门道可多呢。 做油茶汤,土家的姑娘婆姨都有一手。土家女儿早在十二、三岁便开始操练,煎油茶,炸芝麻,做阴米子,做阴包谷,炸花生米,炸核桃……。尽是香喷喷的货,勾得人肠肚直翻。待到十八岁,姑娘出落成一枝花,一手油茶汤也早已飘香十里。油茶汤飘香十里,土家姑娘漂亮可人,要不要到土家来做女婿?不过,做土家的女婿,得会喝油茶汤,不然,烫死了也是个傻女婿。------ 这是《土家油茶汤》制作的一碗最酷烫人的“土家油茶汤”。 (四)民间最俏的一碗 “油茶汤” 客人进山寨,先饮油茶汤。油茶汤的制作简单,但色、香、味俱佳。先用少量猪油炸焦饮用茶叶,尔后加水烧沸,添入食盐、姜、葱、蒜和胡椒粉等作料即成,最后盛入碗中,以客人的喜好,往汤中放入预先炸好的阴米籽、炒玉米籽、豆腐颗粒,还有许多人家备用有更高级的配料,如花生米、炒黄豆、核桃仁等。不等汤冷即饮,其味鲜美无比,有提神解渴之功效。土家人待客之道,尤其注重油茶汤的精心制作,而土家人自家饮用油茶汤已成习惯。因油茶汤在市场上走俏,恩施州又把鹤峰县著名的“白鹤茶”,“泡儿茶”和恩施的“鸡蛋茶”与油茶汤缀连成一套茶道程式,即为“四道茶”。举行“四道茶”仪式,使土家族的茶艺文化成为一种极其崇高的礼仪。------这是《恩施民族文化》制作的一碗最俏最简单的土家“油茶汤”。 (五)民间最满的一碗 “油茶汤” 土家族油茶汤有悠久的制作饮用历史。陆羽《茶经》载:唐宋时期,“荆巴间,看茶叶做饼,老叶者饼以茶膏出之,欲者各饮,先圣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覆之,用姜、葱、桔呈之,其饮醒酒,令人不服”。 据《咸丰县志》记载:“油茶:腐干切颗,细茗,阴米各用膏煎、水煮,燥湿得宜,人或以之享客,或以自奉,间有日不再食,则昏愦者。”有的地方称之为“擂茶”:“取吴萸、胡桃、生姜、胡麻共捣烂煮沸作茶,此惟黔咸接壤处有之。” 油茶汤一般用茶叶、猪油、阴米子或包谷、豆干等为原料,以盐、姜、葱为佐料所制成。制作时,先将茶叶用油炒,然后置于碗内,用沸汤冲泡,清香可口,提神开胃,驱热御寒,每来宾客必以油茶汤招待。 恩施州来凤、咸丰、鹤峰等等土家族至今仍保持着喝油茶汤的习俗,有的甚至非常爱好,民间有“三天不喝油茶汤,心里就要发慌慌”的民俗谚语。来凤文化部门将土家族传统的油茶汤和礼仪表演有机的结合起来,曾经成立了“来凤土家族油茶汤茶艺表演艺术团”,参加了1991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获得荣誉证书,博得中外朋友的好评。外国人士品尝了以后,曾赞扬“土家族的油茶汤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绝”。 甜甜蜜蜜的油茶汤,其味甘酽,碗中绿茶漂浮,碗底溢香藏鲜,食之香味可口,因其佐料种类繁多,冲制工艺奇妙,非贵客不至不敬此茶。因此,敬油茶汤被称为土家族待客中的“礼中之礼”。也是《恩施民族史》制作的最圆满最可信的一碗土家“油茶汤”。 21世纪后,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开始青睐民族传统饮食。恩施的油茶汤也开始进入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现在,恩施州及各县的大宾馆和部分民族风味餐馆、餐厅,都相继制作油茶汤,款待来到恩施的外地客人。 (六)非常 “5+1” 碗“八宝油茶汤” 土家、苗家喜欢喝油茶汤,“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倘有嘉宾进门,更是少不了滋味无穷的八宝油茶汤款待。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土家、苗家中广泛流传。 油茶汤的制作比较复杂。先将茶叶、阴米(糯米蒸熟后散开阴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面薄饼)、核桃仁、豆腐干丁、粉条等用茶油炸酥,分装入碗待用。然后在锅里放猪油,加姜、葱、蒜等调料,掺水烧沸,放入炸酥的茶叶,盛一碗汤再泡进炸好的阴米、豆干、花生、核桃仁等,喝着汤一起吃喝,且不用汤匙和筷子。 待客敬油茶汤时,主妇用双手托盘,盘中放上几碗八宝油茶汤敬奉客人。 看一眼,红、黄、黑、白,鲜亮悦目;闻一闻,浓香扑鼻,沁人肺腑;喝一口,疲乏顿释,神清气爽。它既解渴,又饱肚,还有特异风味,是我国饮茶技艺中的一朵奇葩。这是《特区经济.特刊》制作的一碗滋味无穷的“八宝油茶汤”。把土家、苗家喜欢的“八宝油茶汤”推广给更多的客人。
我估计你得不到答案的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