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亩地生产粮食,南方约为2000斤,北方1000斤.由于南方水热资源丰富,适合粮食作物生长时间长,可以实现一年2熟,甚至一年3熟,即一年内可以种植2茬或3茬粮食作物,因此南方比北方亩产粮食多.
1、最直接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2、农业:①南方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以及稻麦轮作的推广.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了耕地的大量开垦,人们因地制宜开辟了圩田、沙田和梯田.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年降水量比较少,土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有大面积的水田,适宜种植水稻。
农业方面的表现是:
①产于江南的水稻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向淮河和黄河流域推广,还从越南引入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棉花在两宋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长江流域。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丘陵较多,平原面积较小,北方地区平原广阔,水热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优越。南方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均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本区物产富饶,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作物产区。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