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基本措施第一,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把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作为当前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尽管近日连续两场降雨使旱情得到了基本解除或缓解,但距收割期还有1个多月时间,未来天气情况并不明朗,要继续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做到减产不减收,把旱灾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二,要突出重点,积极扎实地开展好抗旱救灾工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确保灾区每一户人家都能喝上水;二要充分利用各种灌溉设施和水源条件,立足抗灾夺丰收,扩大灌溉面积,特别要做好昌西北地区的抗旱工作,做到能浇一亩是一亩,能救一棵是一棵;三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备足增雨设备,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实施人工增雨;四要进一步核实灾情,及时、恰当地向省政府汇报,争取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五要及时兑付农民保险理赔,减少农民损失;六是民政部门要全力救助受灾农民,要实行实名制救济,保障每一户受灾农民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过冬棉衣,有病能及时医治。第三,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多渠道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一要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发展经济田,这是农民在种植业上增收的主要途径;二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用畜牧经济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条件的地方要动员农民将受灾的农作物转化为青贮饲料,变坏事为好事;三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各级劳动部门要深入灾区,加大培训力度,有组织地输出农民外出务工,确保有意愿的每一户受灾农民中都有一人实现外出务工;四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五要加快在建企业竣工投产的速度,动员企业多吸纳灾区农民就业。第四,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今后工作做好。一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双轮驱动”,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二要改进种植技术。要通过此次旱灾教训,让广大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到早播、深松对农作物抗灾的重要作用,在今后要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从水源地做起。输水渠道都要进行衬砌,大棚要采取滴灌措施,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
溺水不仅游泳时可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洪以及水网地区劳作时误入深水,也常有发生。
溺水是循环、呼吸骤然停止的一种急症。造成溺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窒息、呼吸中枢抑制等。前一种是不会游泳的人意外落水,在深水中挣扎、呛水后,水进入肺部,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死亡。后一种主要是因为少量水进入口腔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会厌痉挛性闭锁,或由于缺氧引起反射性抑制,使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溺水的现场急救是整个急救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1.溺水者被救出水面后,让其俯卧,头偏至一侧,用衣服或其他物体垫高腹部,或者将他横放在你屈曲的膝盖部,使头倒悬并轻轻按压患者背部,这样可使气管、肺和胃里的水迅速排出。
2.撬开溺水者的口,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泥土、杂草或唾液、痰液,注意将舌头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待溺水者缓过气来,没有生命危险以后,你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他的脸,使他苏醒过来。
4.如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不要因忙于倾倒排水而延误宝贵约抢救时间,应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的力量要适当,使他的胸部隆起为止。吹气的快慢一般为15~16次/分,但随年龄不同,可有改变。成人常为14~16次/分,儿童为18~24次/分,婴幼儿次数更多一些。在实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每进行4次胸外心脏按压,就要进行1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5.就地急救有困难,溺水者生命垂危时,要设法尽快送往距离就近的医院,切记不要舍近求远。在送医院途中也应该尽可能继续进行上述急救措施,不能间断
1、防灾减灾须未雨绸缪
应对农业干旱的前提是做好旱情信息监测和预报。专家表示,利用天气预报和水量监控的综合评价,我们可以对是否出现“旱灾”作出科学预测,让防灾减灾有备无患。同时,不少拥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农村在旱灾侵袭时也难逃厄运,原因就在于水利工程的缺失。因此,兴修新的蓄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蓄积能力也至关重要。另外,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云水资源,通过“人工降雨”,能够及时缓解干旱,解燃眉之急。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应“滴水不漏”
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潜在的水资源。干旱来临,它们也是抗旱救灾过程中有力的“后备军”。那么,如何向这些新水源“求援”,开发、收集并利用好它们?
专家表示,通过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可以实现污水的再生回用;通过在缺水山区建设集雨工程,建设水窖、蓄水池,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引水、提水及调水工程等措施,可以加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高蓄水能力,增加关键时候的可供水量;我们还可以对城市、平原区及山区的雨洪水进行开发利用,以应对旱灾。
3、节水抗旱,用科学管理抵御天灾
“抗旱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相应的节水种植栽培技术体系。”对于农业生产,专家提出,应积极推广实施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干旱缺水季节,推广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改进田间灌水技术,比如在小麦灌溉上,就可以根据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生理、生态需水要求,制定出不同的丰产省水的科学灌溉制度。通过计划用水,限额供水和按量计征水费等管理措施,既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又能将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