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茶油品牌 供应商 营销展会 代理加盟 茶油收购
首页> 农业资讯> 详情

汉朝开始“重农抑商”,为什么这个政策得以延续?

绿色山茶油 2024-10-25 07:12 编辑:niming 33阅读

汉朝开始“重农抑商”,为什么这个政策得以延续?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工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众所周知,自两周“士农工商”的阶级确定以来,封建王朝就有“重农抑商”的惯例。不过,一些历史朝代之所以重农抑商,不仅是对各阶级的区别对待。

以汉代为例,汉朝统治者重农抑商的原因就有两种。

一是、受“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影响。

自刘邦开始,汉初的统治者开始施行休养生息的方针,让百废待兴的中原从战火中恢复生机。从结果来看,这种发展方针是最贴合汉初经济环境的,不失为一种良策。

追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源头,大抵可从先秦的道家发展说起。到了汉代,黄老思想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道家思想,而是融合儒家、法家、道家各家之长的新型思想。汉朝时期的黄老思想已褪去了消极,拥有了更多进取精神。

其本质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还能达成“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的目标。正因这种黄老思想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极大的包容性,所以对于每个建立未久的王朝来说,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都是治国的不二方针。

这种“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刻意作为。一切都本着“万物之性”的原则,不因循守旧,一切从实际角度出发,贴合事物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

王朝兴建初期,国家刚刚脱离战乱,所以社会矛盾凸显。唯有采取怀柔的方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矛盾。

“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政策能够让老百姓更快地适应新王朝,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相比之下,商业发展的优先级较低。

二是、为了保护农耕经济。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便以农耕经济为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近代。秦朝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秦始皇曾出台了一系列重农的措施。然而,秦朝的苛政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基调,即便秦始皇曾主张重农抑商,但秦朝的农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中。汲取了前车之鉴的汉王朝,改革了秦朝的重农政策,将重农写入法律,形成制度。

汉初全国的劳动力数量显著提高,高祖刘邦命令大量士兵复员回家,削减了军队的编制和人数,而且基于那些解甲归田的老兵优厚的待遇,如:“以有功劳行田宅”等,除此之外还免除老兵若干年的徭役。除此之外,刘邦还号召那些流亡他乡的农民返回故地,从事农业生产,并释放了大量被充作官奴的人。

或受到两周时期吴越国的影响,刘邦鼓励百姓进行生育,家中有新生儿的家庭,可凭此免除两年徭役。正因为这些政策的实行,大汉王朝才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人丁兴旺,劳动力数量得到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老百姓多了,社会矛盾迎刃而解。

除了上述政策之外,刘邦还颁布了不少利民之策。

例如:“复故爵田宅令”的出台,让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老百姓重新获得耕作的土地。而“举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则让那些品行端正、对农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免除赋税和劳役,成为农民的楷模。“劝农”诏书则是在教化的层面上,让老百姓亦是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据统计自汉文帝以来,直到汉景帝后元三年,汉廷总共颁布了八次劝农诏。

文景之治时期,皇帝更是亲自参与春耕,为老百姓做出榜样,连后宫女眷都要饲养桑蚕,从事农业活动。从这些政策上足见汉朝统治者对农业之重视。当然,这些政策都只是针对某些群体的,很难惠利万民。

因此,在这些良政的基础上,汉代统治者还屡次减免赋税。例如在汉惠帝时期,改税率为“十五税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则“除田之租税”。汉景帝“除田半租”,直接将税率降低到“三十而税一”。这些政策显然能更直观地让老百姓感受到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

自高祖刘邦开始,每个汉初的额皇帝都重视农耕技术,立志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例如汉武帝时期出台的代田法、耧车耧犁的问世,都是汉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体现。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西汉末年全国的农耕土地已超过了八百万顷,耕地面积超过战国末期二倍有余。

显然,这些都决定了汉朝的强盛。

因为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农业发展一直是统治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把农业发展好了,国家才能安定。至于商业必须得抑制,这样国家才能够控制好经济和物价,所以这个政策一直被延续着。

因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农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商业只不过是实业的搬运者而已,对国家财富创造并不会有多大积极的意义,所以整个封建社会都延续重农抑商的政策。

因为重农抑商可以保障农业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具有多种好处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标签说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