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库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水库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建立拦鱼设施
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网拦鱼设施它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拦鱼网的网长和网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二、经济鱼类放养
1.放养种类的选定。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力,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13.2cm,草鱼13.2-14.8cm,鲤、鲂鱼6.6-8.3cm。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富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110-140尾,其中鲢鱼占35-40%,鳙鱼占50-55%,草、鲤、鳊等可占5-15%;一般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养80-110尾,其中鲢鱼占30-35%,鳙占55-60%,草、鲤、鳊等可占5-15%;贫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50-80尾,其中鲢鱼占25-30%,鳙鱼占60-65%、草鲤、鳊等可占5-15%。对小型水库,因其面积小、养鱼管理比较方便,水不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凶猛鱼类数量少,易于清除,从事养鱼生产可分为“稀放粗养”和“密放精养”两种方式。“稀放粗养”方式一般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80-100尾,其中鲢鱼占40%,鳙占50%,草鱼占4%,鲤、编鱼各占3% 左右。“密放精养”式的小型水库,养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均应根据饵料、肥料的多寡,库水的营养状况以及生产者的管理能力来决定,一般主养鲢鳙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每年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300-400尾,其中鲢占50%,鳙占30% ,草鱼占10%,鲤鱼、鳊鱼各占5% 。
缺氧,腮部血含氧量小,看起来不呈鲜红色,对吧
流行情况:在4~6月份,水温20~24℃时为发病季节,指环虫在病鱼的鳃上每15分钟就可以产卵一个。严重感染时,取病鱼鳃丝末端,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一个视野可看到20多个虫体,曾发现个体2.5kg的草鱼成鱼被危害致死。该病危害时间长,易反复发病,是目前水库网箱养草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
病因和防治:由于指环虫用锚钩和小钩钩住鱼的鳃组织,并不断在鳃上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害鱼的呼吸,从而影响鱼的正常代谢作用。用3ppm敌百虫围帐法全箱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
3.3.3车轮虫病
病源: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症状:车轮虫主要侵袭鱼的鳃瓣,常成群地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使鳃组织腐烂,鳃丝的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导致鱼死亡。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5~8月份。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在水库网箱养鱼中,除了危害鱼苗鱼种外,对成鱼也发生危害。
病因和防治:放养密度较大和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质较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车轮虫病。用1.2ppm硫酸铜围帐法全箱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
3.4 其他非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
3.4.1气候的影响。内陆山区的水库大多是峡谷型水库,其特点是水位涨落差大,干旱气候,水库蓄水量和水面积大幅度减少,水质恶化会造成网箱中的鱼缺氧死亡。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大量黄泥浆水进入水库,易引发车轮虫病或指环虫病。
3.4.2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由于环境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养殖水域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夏季高温季节,有害浮游生物,如微囊藻大量繁殖,天气突然变化造成“泛水”,水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水库网箱内的鱼窒息或中毒死亡。
3.4.3饲料营养缺乏。再好的人工配合饲料,也不可能具有鱼类生长所需要的一切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营养缺乏,造成鱼体质下降,易发生疾病。在单用配合饲料时,往往会发生脂肪过多积累,出现肝病变。
4、水库网箱养鱼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库网箱养鱼为开放式养殖水体,养殖密度大,产量高,一般产量都在100~200kg/平方米。以每只网箱面积25平方米为例,养殖后期每箱总产量达2500~5000kg,一旦发病,很难控制,治疗难度大。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主要措施有:
4.1合理规划和布局。网箱设置位置的选择和设置数量的多少,要根据水库面积、水深、水质、水流交换量等进行调查研究。养殖吃食性鱼类的网箱面积控制在占水库总面积的0.25%~0.4%为宜,以防养殖自身污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
4.2把好鱼种放养关。鱼种体质的好坏、是否带有病原体,对水库网箱鱼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鱼种必须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并经过检疫、消毒才能放养。
4.3控制养殖密度。水库网箱养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的品种、规格和水库条件而定。在深水水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而浅水湖泊水质较肥、溶氧条件较差,则应当降低放养密度。避免因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水环境变差引发鱼病。
4.4科学投喂饲料。一是投喂新鲜、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禁止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二是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水温、水质、天气变化及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方法、投饵次数和日投饵率,既保证鱼快速生长,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饲料的漂失、浪费。
4.5早期诊断治疗。网箱养鱼单位水体内的鱼群密度大,一旦发病容易迅速传染和蔓延。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将病鱼送化验室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给药途径和方法
5.1泼洒法:因水库网箱水体和周围的水体不断地进行着水交换,泼洒药物时,通常采用常规用药量的2~4倍(按网箱体积计算水体)进行泼洒,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一定疗效,但易反复发病。使用硫酸铜等副作用大的药物,还必须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反应情况控制药物的浓度及泼洒速度,避免鱼中毒死亡。
5.2浸洗(泡)法:将鱼赶至网箱一角,用塑料布兜底,再泼洒药物浸洗。其治疗效果优于泼洒法,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鱼应激反应强烈,易造成鱼缺氧死亡,不能长时间浸泡,且很难根治,生产上较少采用。
5.3围帐法:用高度略高于网箱深度的塑料薄膜沿网箱四周围住网箱,按常规用药浓度的1.5~2倍进行全箱泼洒,达到延长药浴时间的目的。对病情较重的网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4挂袋法:在发病季节用硫酸铜或敌百虫药物挂袋,可预防寄生性鱼病。即将药物装在四周刺满小孔的塑料瓶中,悬挂于离水面下约80cm处,每箱挂1~2瓶。
5.5口服法:投喂药饵是网箱养鱼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最好方法,但用于防治寄生性鱼病的口服药物目前还很少,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实验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