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棯果,开始是青绿色,红色时未熟透,成熟时是深紫红色.广东很多地方都有.
乡下有首山棯果儿歌,不过记不清了.
… …
八月半,山棯红一半 (开始成熟)
九月九,山棯好蒸酒 (熟透)
十月十,山棯树下有得食 (掉落地下了)
---------------------------------------
山棯子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豆棯干(《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
【植物形态】桃金娘(《花镜》),又名:金丝桃(《花镜》),山菍(《本草求原》);桃娘、水刀莲、江棯、岗棯、当梨、棯子、豆捻、麦棯、山东棯、乌肚子、山多奶、多莲、苏园子。
小灌木,高1~2米。幼枝密被柔毛叶对生,具短柄,近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密被短柔毛,基部具主脉3条,很少5条。聚伞花序,有1叫花,总梗较叶柄长;苞片似叶,但较小;花直径约2厘米;萼管长约6毫米,裂片5,圆形,不等长;花瓣5,玫瑰红色,外面被短柔毛;雄蕊多数,分离,排成数列;子房下位,2~6室。浆果球形,直径可达1.4厘米,熟时暗紫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于丘陵及旷野间。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山棯根)、叶(山棯叶)、花(桃金娘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呈长圆球形,一端稍尖,径约1厘米。外表土黄色或暗绿褐色。质较硬,顶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之残迹。内有种子多数,黄白色,扁平。味淡微甜,气微香。以个大、无街�⒏稍镎呶�选?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甘涩,平。
①《本草求原》:甘,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涩。
【功用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治血虚,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脱肛,耳鸣,遗精,血崩,带下。
①《生草药性备要》:健大肠,亦治蛇伤。'
②《纲目拾遗》:养血,明目。
③《本草求原》:止痢、赤白带,生肌止血。
④《南宁市药物志》:补血收敛。治腰肾酸痛,水泻,疗妇人血崩,痧麻夹经。果浸酒补血。
⑤《广东中药》:治夜多小便,耳鸣遗精。炒黑治血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大便秘结者忌服。
【选方】①治孕妇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岗棯干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劳伤咳血:桃金娘干果浸人尿二星期,晒干,新瓦上煅存性,研细末。每次三钱,日二次,童便冲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鼻血:山棯子干五钱,塘虱鱼二条。以清水三碗,煎至大半碗,服之。(《岭南草药志》)
④治便血:山棯子干半两。水二碗,煎至八分服,日一次,连服数次。(《闽南民间草药》)
⑤治痢疾萆绥�右恢炼�健O淳唬�退�柿考澹�俜�痹偌尤敕涿酆头�?《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脱肛:山棯子二至三两。煮猪肚肠服。(《岭南草药志》)
⑦治血崩、吐血、刀伤出血:山棯子晒干,炒黑如炭,研细末存贮候用。每服五钱至一两,以开水冲服。外伤可作外敷用。(《岭南草药志》)
⑧治烫伤:山棯子干,煅存性,研细末和茶油抹患处,日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桑
1、地枇杷,这是一种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矮小植物,它长得很矮小,成片生长,对于抑制杂草生长很有作用。地枇杷整株都可以入药,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它的果实非常香甜,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在所有野果里面,没有任何一种野果的味道能与地枇杷果实的美味相媲美。
2、茶桃,这是由于茶油树感染一种真菌而引发的植物病状,看起来非常像是茶树上结出来的果实,由于它的形状非常像我们常见的桃类,所以人们叫它茶桃。茶桃是一种中空果子,皮厚且白,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做菜。味道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是熟透的茶桃有微甜口感,而且挂满枝头的样子非常漂亮。在我们小时候,农村人能买到的零食很少,所以对于茶桃也是非常喜爱的。
3、野鸡腿,这是一种非常矮小的植物,本来不能将它放在野果类的,但是由于它的地下茎部分可以当成水果一样吃,所以我勉强将其划分为水果类。野鸡腿只是我们农村人的叫法,它的大名叫翻白草,全草都可以入药,还可以用来防止水土流失。最关键的是它的地下茎部分比较大,还可以生吃,味道是甜甜的、粉粉的比较好吃,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去草地里寻找它,然后挖出其地下茎部分,当零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