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兔传染病的疫苗种类很多,同种类疫苗中还有不同品种、不同毒株型号的疫苗之分。尽管许多疫苗对预防各种传染病都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各种疫苗应用后免疫效果的差异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兔群饲养管理水平及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兔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也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的种类、质量与运输、贮存条件,及操作技术是免疫效果的最基本的先决因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对仔兔早期应用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干扰;免疫程序的安排及疫苗的免疫接种方法是否合理对免疫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兔群的免疫状态对疫苗免疫回忆反应的作用,在不同兔群中各有不同的反应;兔群中处于免疫临界线以下易感兔的比例,对兔体免疫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日龄因素及免疫器官的发育程度对疫苗免疫应答反应有影响;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应激因素的强弱程度,对免疫效果有很大影响;免疫兔群的隔离、消毒、卫生条件对在兔场周围或场内存在的自然野毒的感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融合成功的标志是细胞核融合.就像受精作用的细胞核融合一样,是最关键的一步.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hybrid cell)。
研究表明,IgY能抵抗幼龄动物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消化。故常在幼畜饲料或添加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的IgY,以使其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何月英等利用小鹅瘟强毒制备的卵黄抗体,对2-3日龄雏鹅进行预防,其保护率高达100%。杨晓梅等用鸭病毒性肝炎I型鸡胚毒免疫鸡,制备的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经实际应用于预防时,雏鸭的平均成活率为96.9%。 目前,卵黄抗体己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防治。汪铭书应用抗鸭病毒性肝炎(DHV)的卵黄抗体治疗人工感染的鸭时,当用1万倍LD50强毒时保护率可达到100%。张英等用抗小鹅瘟的卵黄抗体治疗发病鹅群,治愈率为95.2%。此外,应用多种病原菌免疫制备的卵黄抗体还可以防治多种病原菌的感染。詹丽娥等用IBD、ND和EDS-76三联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上述三种疾病,总有效率可达50%以上。日本成功地从鸡蛋中提取出能够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并以这种抗体为原料制成了能杀死人体内幽门螺旋杆菌的酸奶。
用卵黄抗体治疗疾病,安全、高效且无公害,我国已有商品化的卵黄抗体供应。 IgY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IgY取代抗生素用作生长促进剂,不会产生药物残留,是一种安全的绿色添加剂。
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用鸡卵黄大量生产、制备多克隆抗体是近年来抗体制备技术中新兴的研究领域。
IgY产量高,价格低廉。
使用IgY技术生产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对动物的应激,提高动物的福利。
年龄较大的动物会导致IgY分解失活,然而通过包埋处理可避免这一问题。Shimizu等(1993)用脂质体包埋IgY,在pH2.8的胃蛋白酶中37℃温育1h,包埋的IgY仍可保存80%的活性。
综上所述,鸡卵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多克隆抗体,而且鸡大规模工业化饲养成本低,经济方便,同时制备IgY的工艺相对简单。因此,IgY在生物制品的开发和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应用卵黄抗体防治疾病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可能带有蛋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对养禽业存在潜在的威胁。
是研究心理和行为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免疫系统的科学。最早对这门科学进行研究的是前苏联科学家。本世纪20-30年代,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方法成功地影响了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50-60年代,又有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70年代中期,这种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美国的索洛门(Geor Solomon)博士对此做出较大贡献。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免疫系统处于自我调节状态,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可是,把动物下丘脑的一小部分损毁或切除,则削弱了动物的免疫系统。这表明脑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他把这种新兴的学科叫做心理免疫学。
动物免疫密度就是接受免疫动物占动物总量的比例,单位%
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