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茶油品牌 供应商 营销展会 代理加盟 茶油收购
首页> 营销展会> 详情

2022年应急装备展会(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

2022-10-20 16:51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

在河南发生汛情后,兰陵县兰青公益救援队于7月21日出发,出动人员36人,兵分两路,携带冲锋舟1艘(有动力),皮划艇2艘(有动力),越野车2辆,保障车2辆,物资转运车1辆(4.2米高栏)。

到达辉县市占城镇后迅速配合当地干部群众展开救援,用船艇转移村庄被困群众160余人,向被洪水淹没的村中运送物资30余船次,配合当地政府在城镇间转移物资6车次,圆满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受到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1中国国际应急产业展览会

每年一届    展会已结束

展会时间:2021年04月23日---04月25日  (周五 至 周日 共3天)  

展会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619号 乘车路线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指导举办承办单位:湖北九州大健康会展有限公司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会刊

一是家的归属感。商会是企业家寻求归属感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大家能在同一屋檐下,相互取暖,相互鼓励。商会是“商人的会”。会员入会最大的心愿是希望通过商会这个平台更好地叙乡情、话发展、谋合作,也希望通过商会这个组织更好地奉献社会,承担责任。

二是人脉网络。做生意,首先得有人脉,得有关系,人脉就是最大的财富。加入商会,会有更多的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并且能从结识的人中选定少数人进行长时间的交往交流,最终成为好朋友,朋友就是资源。有一项研究证明,你只要有6个朋友,你就有办法同世界取得联系。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参加商会等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走向广阔的社会,融入集体的行列。这就是组建人脉网络的一大捷径。

三是信息渠道。当今是信息社会。做生意需要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投资信息、项目信息等,商会就是一个沟通渠道和信息的汇聚地,其信息量远比个别商家多得多。参加商会不仅可以从商会本身获得商业信息,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企业家和乡亲间获取有用的信息,这对自身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是抱团合作。独木不成林,单打独斗难力拨千钧,惟有抱团才能形成合力。通过商会牵头,强强联手,资源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商会是聚合人气的地方,只有形成“互利互惠,互帮互助”的共识,把商会的发展和自身企业紧密地联系一起,把商会“一切为会员”和会员“我为商会做什么”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来,才能达到群策群力、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商言商,会员加入商会的期盼就是如何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让企业得到商机,更好地发展。商会便是一个最好的平台,想会员所想,急会员所急,真正让会员看到实效,体会到实惠的帮助。让会员时刻感到组织的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五是政企沟通。通过商会来维权,企业家、创业人士话语的分量,与个人奔走呼吁绝对大不一样。一个人不管多么成功,也都会有求人的时刻;一个企业不管运营多么顺当,也会遇到突发事件或靠自身力量无法排解的难题;在创业或生意拓展的初期阶段,势必要不时求助他人。加入商会,可以借助商会业已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渠道和商会内其他企业界人士拥有的公共资源关系,帮助协调、解决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寻求土地、项目、资金、产品销路、乃至种种维权事项。

六是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包括政府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等等。商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整合和凝聚这些资源的能力和职能。信息难得,商机易逝,或许有用的商业信息、偶遇的商机,却恰恰产生于众人不经意的交谈之中,若能敏锐觉察,并提前行动,才有可能赚到大钱。

七是品牌推广。加入商会的企业家可利用商会会刊、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节庆聚会、产品展销等宣传平台,展示企业创新品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

八是宣传窗口。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有声誉,一个企业在社会上必须有信誉。而这声誉和信誉的获得,除依靠个人日积月累的为人行事,靠企业自身的宣传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赢取外,可通过加入商会,依托商会的网站、刊物和会议、活动场合的宣传,取得“花钱少、收效大”的宣传效果。

九是公益互助。商会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带动会员企业在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上出资出力,奉献爱心,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2021年应急装备展

年5月8日至14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一是在宣传教育方面,重点普及洪涝、台风、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二是聚焦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机场码头、城镇燃气、地下管网等重要工程实施,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三是开展包括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伤员救助等内容的应急演练,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如何参展

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民警吴刚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

当天18时许,正在新密探亲的母亲打来电话,想让吴刚接她回家。“当时大家都在救援辖区群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母亲),就劝她先在亲友家待着。”吴刚说,可是老人家不听劝阻,挂断电话就从亲友家独自返回郑州。

吴刚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确认母亲安全。7月21日2时,家人打来电话,称洪水倒灌进了小区。

7月21日8时许,吴刚终于等来母亲的平安电话。当天10时许,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吴刚家所在的楼被洪水冲刷,导致地基松动,成了危楼,家里的物品需要转移,但身处抢险一线的他只能委托亲友帮忙。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太原开幕

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12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节日由来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全国防灾减灾日

在 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 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中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018年,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应急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应急管理部成立,旨在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亮相太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又称资源一号01星)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高速传输式对地遥感资源卫星,在轨运行3年10个月;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是198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联合议定书批准,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代号CBERS-01)

中巴两国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该合作促进了两国的友谊,同时也扩大了中国航天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合作,不仅研制出一种可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卫星,促进了我国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研制技术的发展,而且推动了我国卫星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设计寿命两年、现已服役近四年且继续正常运行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已在中国和巴西两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系列应用成果。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经过130多天的在轨测试和试运行,2000年3月2日在京正式交付使用,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标志着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又上新台阶,我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参展报告

一位老太太来到划船社区居委会,说想回家里看看。站在边上的退休工人洪昌荣立马说:“走不过,我帮你!”。说完他拉来三轮车,把老太太扶上车,趟着水,向老太太家推去。

  台风“菲特”,使划船社区受灾严重,水位达1.4米,一楼居民家中基本进水。灾情发生后,划船社区成立“抗洪救灾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主要协助社区开展居民转移安置、清淤除污、宣传疏导、公共秩序维护及物资保障等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洪昌荣是家住划船社区的一名退休职工,他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这个服务队。

  6日晚上,荷花一村一名80岁的独居老人突感不适,全身发热。由于房子被积水围困,老人出不了门。接到求助后,洪昌荣等人一面和老人的子女联系,一面冒着大雨骑上三轮车,蹚过300多米长的污水,将老人接到临时安置点。

  近几日来,洪昌荣每天来来去去接送居民达30多次。看着他全身湿漉漉的,有居民担心他生病,劝他回家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洪昌荣说:“不用了,反正要湿掉的,我可以空出时间多接送几个居民。”

  “抗洪救灾应急志愿者服务队”虽然是社区临时组建的志愿者团队,但很快就凝聚成了一股力量带动了更多的人。志愿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到了20多人,都是社区居民中的热心人士。他们每天早上6点到社区,晚上10点才离开,拉着充气艇和小三轮运送来往行人,还帮助扛沙袋、搬家具、协助抽水等。即使下大雨,他们也是从不间断。至9日,志愿者服务队一共转移受灾人员112户,运送居民1000多人次,搬运物资200多件。

2021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推介发布会

【人物事迹】

陈陆(1984年2月-2020年7月22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学本科学历,200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2021年1月,被追授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月17日,陈陆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1年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洪水滔天民受困,人民军队连夜奔。不畏洪峰巨浪滚,无惧风暴打其身。筑坝救人日夜奋,爱民如戚情义深。抗洪英雄人民尊,军民同心必获胜。

不赞网红不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一线的抗洪勇士,你们辛苦啦! 

致敬所有抗洪英雄,谢谢你们!

2021国际应急救援装备展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和有关部门决策部署,以“发展应急安全产业、增强科技减灾能力”为主题,2021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防灾减灾应急安全产业博览会定于7月9日-1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是专业展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高精尖成果的重要平台,旨在为我国减灾应急安全行业创新发展增势赋能,得到了国内外防灾减灾与安全应急领域广泛关注与支持,对于促进应急产品服务推广应用和推动应急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标签说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