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多了,相当于供应量多了,而需求量没变(粮食弹性小),所以根据价值规律,粮食降价了。粮食降价,所以农民所获利润变小。所以谷贱伤农。
“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是指作物产量高,大家都有很多了,也就卖不出去了,只能贱价出售,没有好的收入了,这样就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了。物以稀为贵,物以滥而贱。在大家都丰收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经济学中,将商品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之为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这个理论对企业的产品定价有很大的帮助。假设有两种产品,分别叫甲和乙。它们的价格都下降 10% ,然而甲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只上升了 5% ,而乙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却上升了 20% 。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乙产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比甲产品要大。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对于生产甲产品的企业来说,价格下降是得不偿失;生产乙产品的企业却能够从降价中获益。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当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时,企业才能对产品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当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时,企业则可以将该产品卖出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
明白了这个理论,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农业会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因为当粮食丰收后,粮食的供给大幅度增加,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下,粮食的市场价格会大幅度下降;由于粮食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因此,粮食的市场需求量只有很小幅度的上升。两相比较,农民也就得不偿失了。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国家经常对农产品进行扶持。
从2004年至2015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2014年粮食产量达60710万吨,增产0.9%,预计2015年“十二连增”,粮食产量将达到62000万吨,增产1.76%。从绝对数量上来讲,我国的粮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