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蔬菜专家朱志方倾力编撰的著作——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5年首次出版以来,凭借其实用性和广泛性深受读者喜爱。该书历经多次印刷,累计发行量超过51万册,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和持续的热度。在最新的第二次修订版中,作者增添了塑料软管灌水技术等相关内容,以满足现代农业技术的更新需求。
书中详尽阐述了5种不同方式的蔬菜地膜覆盖栽培应用技术,为菜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对于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的田间管理,作者深入解析了其中的关键要点,帮助读者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此外,书中还特别介绍了18种蔬菜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适应各类蔬菜的种植需求。
对于那些关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人来说,本书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无论是菜农,还是农业院校的师生,或是园艺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都能在阅读本书后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理论水平。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回答7-8题。 7、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C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故结合题干即为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故选:B.
地膜覆盖栽培,即将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在膜下播种并保护农作物幼苗生长;待气温转暖后揭开薄膜,使幼苗转入正常气候条件下生长。
这种措施在低温冷凉、热量不足的地区起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说,相当于为农作物延长生长季节20~30天.在冬春季节膜内0~5厘米地温提高2~4℃,近地层气温提高4~8℃;炎热夏天又可以降低膜内地温。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在地膜的保护下施入土壤的肥料不会因风吹、日晒、雨淋而损失,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无色薄膜反射光的能力很强,可使距地面15厘米高处的阳光增加10%,改善近地面气层的光热条件。覆膜栽培还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农作物覆膜栽培已成为世界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发展最快、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的就要算中国了。我国覆膜栽培从冷凉地区发展到城郊平原,从果蔬作物扩大到粮棉作物,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急取农时,节省用地,投资少,效益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达6000多万亩。特别是在高寒冷凉地区,增产效果更为显著,被誉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温饱工程”。
地处高寒冷凉的雁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长期以来是玉米生产的“禁区”,一般年景种玉米都不能成熟,采用覆膜栽培以后,增加了有效积温,玉米在当地能够安全成熟,每亩产量达到400~500公斤。甘肃省旱作地区采用小麦覆膜穴播技术,解决了水分紧缺和热量不足的问题,实现节水增温高产栽培,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
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其废弃物造成农田污染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塑料残物中聚乙稀或聚氯乙稀含有毒物质,对畜禽以及土壤微生物有害。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已成功地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制成农用降解薄膜或淀粉薄膜,其中还添加除草剂和各类营养成分。覆盖的农膜随着作物的生长和温度的升高经微生物降解而逐渐渗入土壤,不仅彻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而且成为防除杂草的药剂和根系吸收养分的来源。
农作物覆膜栽培是我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范。英国科学家在考察中国发展覆膜栽培的成就之后赞叹:现代塑料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兴于日本,但却首先在中国农业生产上绽放灿烂之花,它无疑将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