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适时做好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这三项重点工作,是确保来年农业生产丰产丰收的首要前提。荣军农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科学部署“三秋”工作。
中秋节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
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我国幅员广大,
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
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
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
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
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
,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
、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
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注意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
时搞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冻害等的防御,显得十分重要。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
”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
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
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
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
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
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白商素节】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指秋天的季节。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