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茶油品牌 供应商 营销展会 代理加盟 茶油收购
首页> 农业资讯> 详情

浦城县的经济

绿色山茶油 2024-11-09 05:42 编辑:niming 71阅读

浦城经济素以农业为重,主产稻谷,久负“闽北粮仓”盛名。宋代,浦城农业相当发达,有陂坝520座,居全省第二。“岁一获而粟米裕如,邻境咸资接济”,民谣称“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浦城红米“美人红”誉满省垣。林副土特产亦丰,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称浦城“桑麻披垅,茶笋连山。”陆耀《烟谱》称浦城烟叶在清乾隆间为福建最著。清咸丰、同治间,中药材厚朴“岁运福州、广东不胜计”,薏米、笋干、桐油、莲子、泽泻、生漆、茅洲瓜子、金斗山红菇颇有盛名。

浦城古代有冶金、陶瓷制造、纺织、造纸四个主要经济行业。宋代,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口窑瓷器远销日本、朝鲜、菲律宾。明代纺织产品大绢、大绫分别可与浙江、河溯产品相媲美。矿冶业兴盛,先后开采的银场有18处。清代造纸业发达,尤以奏本纸为佳。

浦城是闽、浙、赣三省商品流通孔道,毗邻地区物资集散地。明代,福建的土特产“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今庙湾),下吴越如流水。”清代,“冠盖往来,商贾辐辏”,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称其时浦城为“小苏州”。

物产滋阜的浦城,在民国期间却处于落后状态。民国25年,粮食产量80030吨,农业总产值1628.55万元,为民国期间最高的年份,号称“农业大县”。至1949年,农业总产值降至892万元,粮食产量也只有51067吨。工业基础十分脆弱,技术水平极其落后,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1座装机容量27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和一些规模小设备简陋的锯材厂、松香厂、碾米厂,加上铁、木、竹、棕等手工业,年总产值139万元。

1988年与1949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13倍,国民收入增长9.97倍。1988年工业总产值1444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91%,比1949年增长61.93倍,年平均增长11.20%,形成以饲料金霉素、香料制品、营养食品、林产化工四个重点出口支柱产业。工业产品中有3个获部优产品,9个获省优产品称号。创新产品75项,其中6个产品为国内首创。1988年农业总产值15707万元,比1949年增长3.93倍,年平均增长4.17%。1988年粮食产量25.08万吨,比1949年增长3.91倍,年平均增长4.17%。1956~1988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85.32万吨。1988年活立木蓄积量967.4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4990多万株,木材生产量80万立方米。1988年新植果树12148.8亩,占果树总面积的40.97%。1979~1988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木材81.7万立方米,商品竹561.78万支,年平均提供商品竹居全省第一。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4亿元,增长14.3%,是10年来增幅最高的年份;三次产业结构为33.50:30.30:36.20。财政总收入2.6亿元,增长26.23%,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73亿元,增长34.1%,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7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资3120万美元,增长8%;外贸出口4851万美元,增长10.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9.1元,增长20.35%;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增长13.3%。银行存款增长14.84%,贷款增长38.32%。

2012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完成年计划100%,增长13%;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5.81亿元,完成年计划107.6%,增长24.7%;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91亿元,完成年计划102.9%,增长19.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27.8:36.4:35.8调整为27.0:39.2:33.8;一产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 浦城经济素以农业为重。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浦城已有原始农业。经历代劳动人民辛勤开发,明代,全县耕地面积达52~53万亩。明末,浦城引入甘薯、玉米、烟草、花生等农作物,种植业已相当发达。明万历《浦城县志》记载:有稻谷、籼秫、山禾3类8种,豆类10种,麦2种,经济作物15种,水果18种,蔬菜25种,被称为“桑麻被垄,茶笋连山。”清代在册耕地面积46~47万亩。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称:“浦邑虽田少山多,而谷米则有赢无绌”,浦城成为福建烟、茶主要产区之一,尤以质量称著。民国期间,据省测量队到浦城测量调查,全县耕地69.89万亩,粮食年产量5~8万吨,亩产80~115公斤,为省内余粮县之一,被誉为“闽北粮仓”。经济作物以油菜、莲子、薏米、泽泻、茶、甘蔗为大宗。民国24年(1935),福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一科编的《浦城县概况》,称浦城“其耕作均墨守旧法,缺乏改良思想及技能。每亩耕地收入8元左右。”生产力十分低下,种植业总产值仅480万元。养殖业,只作为家庭副业。民国25年,全县有生猪7.21万头,家禽32.89万只。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列为福建省农业特别重要县,增加粮食生产,扩大冬种面积。抗日后期至解放前夕,农业生产每况愈下。

解放初,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2年比1949年粮食增长57.49%,主要农产品产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开始试种双季稻。1956年,进入合作化高潮,推动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至1957年,耕地面积65.96万亩,双季稻面积达8.3万亩,粮食产量8.61万吨,比1952年增长7.09%。种植业总产值1363.95万元,比1952年增长71.13%。全县畜禽饲养量,生猪达6.38万头,家禽34万只,产值达228.68万元,比1949年增加18.64%。

1958年9月,农村人民公社化后,至1960年,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60年与1957年相比,种植业总产值下降43.29%,养殖业也下降62.58%。1963~1965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产量10.95万吨,比1960年增长22.76%;农作物品种242个,种植业总产值比1960年增长38.37%,养殖业产值达330.08万元,超过1957年水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把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批,影响到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多种经营的发展。错误地批判按劳分配的原则,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受到影响。但由于广大农民和干部对错误倾向的抵制,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推广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农业仍保持低速发展。1970年,加速实行水稻间作改连作,高秆稻改矮秆稻,推广良种鸭子矮,密植规格化,当年粮食产量比上年锐增27.63%。是年引进长白种猪,繁殖试养成功,养殖业发展也快。1972年后粮食连年增产。至1975年,产量达16.13万吨,比1965年增长47.31%。这期间其他农作物除茶叶、水果有所发展外,大都未达到本世纪五十年代的最高水平。1975年,种植业总产值4240.24万元,比1965年增长1.44倍。

1976年,双季连作晚稻试种杂交稻563亩。1977年,双季晚稻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四优二号”,面积达5.1万亩。从此扭转浦城双季晚稻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克服和纠正“左”倾错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均得到发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县情出发,对杂交水稻进行组合更换,淘汰“四优组合”品种,接用汕优63、66和汕优桂33组合等12种优良品种。1980年出现一批畜牧业专业户,家畜家禽饲养量开始逐年大幅度增加。至1985年,水稻良种面积达80%以上。因地制宜,调减双季稻面积,其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从1979年前的40%左右,降至1984年后的34~35%。调整农作物布局,发展经济作物、水果等其他农作物多种经营,先后引进黄桃、柰、巨峰葡萄、木屑袋栽食用菌、竹荪、烤烟等新品种。农田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推行垄畦栽培及稻鱼萍体系等新耕作技术。至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58.5万亩,比1978年减少0.8%;粮食播种面积90.25万亩,产量25.08万吨,在面积比1978年调减10.14万亩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4.97%;经济作物面积7.2万亩,水果面积2.97万亩,蔬菜面积8.84万亩,分别比1978年增长1.38倍、2.86倍、0.91倍,主要作物中花生、薏米、茶、果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377.19倍、6.93倍、2.15倍、11.78倍。全年种植业总产值916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58.37%,比1978年增长59.37%,比1949年增长4.25倍。其中粮食作物产值6464万元,占种植业产值的70.5%;经济作物产值342万元,占种植业产值3.73%。

养殖业产值2539.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6.17%,肉类总产量10282吨,全县人均达27.13公斤。

2003年县政府把丹桂纳入全县四大商品林基地建设规划。

2008年,浦城县培育粮食、菌菜、烟叶、笋竹、畜禽“5大主导产业”和精米、油料、笋竹、丹桂、灵芝、薏米、特色烟叶、白鹅等“8个特色农产品”,粮食总产量28万吨,收购烟叶11.26万担,发展丹桂种植2000公顷。“浦城·薏米”新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芝孢子粉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浦城特等精米”省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达84家,实现产值14.66亿元,增长51.6%。

2012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亿元,完成年计划95%,增长5.5%。主攻粮食、木竹、畜禽、烟叶、油料及丹桂、薏米、灵芝,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重点推进中华桂花文化博览园、全国绿色食品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及整县制水稻高产创建,粮食总产量24.5万吨,收购烟叶7.23万担,新植丹桂1万亩,新发展灵芝20万平方米,低改油茶2万亩,建立薏米“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1.6万亩。推广农业“五新”工程18项,引进农业新品种15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2万亩;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2100亩;生猪、家禽出栏分别达17.8万头、250.1万羽,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5.96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1988年全县有乡以上工业企业260个,其中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48个,拥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0984万元,建立起机械制造、农药、化肥、林产化工、电力、建材、采矿、纺织、造纸、食品、制革等工业部门。

2008年工业总产值40.58亿元,增长22.2%,其中,生物化工、林产加工、食品加工和轻工轻纺“四大产业”实现产值28.74亿元,增长33.93%。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33家,绿康生化杆菌肽锌、闽城光学老视镜新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市、县联合开发的荣华山产业组团完成投资2.2亿元,征地370公顷,首期102公顷工业平台基本形成,引进入园项目9个。省级浦城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3亿元,二期18米宽的主干道建成通车,基本建成5幢2.5万平方米通用厂房,启动建设商贸服务区,入园企业32家。

2012年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总产值75亿元,完成年计划110%,增长3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0家,产值上亿元企业21家,新增8家,其中产值3亿元以上2家;预计轻纺轻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4亿元,增长51.7%,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9.2%。组织实施圣农产业化及肉鸡产业链配套、荣兴食品园、正大生化退城进园及产能扩张、绿康生化产能扩张、仙芝生物科技、永芳香料二期扩建、闽城光学产能扩张、岱佶钢质门生产线、福建成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聚氨脂树脂、大中石油(福建)有限公司LNG清洁能源等一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标签说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