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见效益快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饲养。怎样才能养好肉鸡,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呢?笔者建议大家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消毒工作
进雏之前,充分做好消毒工作,认真清扫室内墙壁、地面,然后进行消毒。最好采用熏蒸消毒,如得克斯,先将鸡舍密闭,得克斯按每立方米3—5克熏蒸,既经济又方便;也可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按甲醛每立方米30ml、高锰酸钾15g比例配合,密闭24小时,然后开门窗放气通风。
二、进雏后加强管理
1、温度:肉仔鸡的温度与蛋鸡基本一致,1—3天33℃—34℃,以后每周降3℃,舍内温度到21℃时停止降温。注意看鸡施温,以鸡不张嘴、不扎堆儿为宜。
2、密度:肉鸡增长速度快,要及时匀开,确保鸡只同时采食、饮水,为快速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3、饲料:利用全价饲料,同时饮水中可补充维生素,以提高抗应激、抗病能力。
4、光照:可以采用1—3天全天光照,以后每天晚上12:00关灯,中间熄灯1小时;也可以按白天正常饲喂,晚上喂料时开灯.使鸡只吃料、休息、增重有序循环。
5、通风:在保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减少舍内有害气体,防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的发生。
三、搞好免疫
肉鸡生长期短,要想提高成活率,减少传染病,就一定要搞好免疫。除了新城疫、法氏囊疫苗外,还要重视季节性疾病的防疫,如秋季的鸡痘免疫。建议免疫程序:3日龄,使用新支二联四价苗,滴鼻点眼;7日龄,使用IBD四株,滴口;12日龄,使用鸡痘(秋季)苗,翅下刺种;16日龄,使用新城疫 (C30),滴鼻点眼;22日龄,使用法克星,滴口;35日龄,使用新城疫加强免疫。另外,禽流感疫苗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适时防病
为了提高成活率,做好白痢、球虫、大肠杆菌、腹水、腿病等疾病的预防。不要等疾病暴发才治。因为肉鸡长得快,抗病力差,一旦发病就不是个别鸡的问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五、适时出栏
出栏时间因肉鸡品种而异,要最大限度利用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适时出栏
后备期饲养管理(1-17周龄)
1 饲养
(1)一般在第1-10周龄自由采食,其中第1-5周龄供给黄小料(如肉510料),第6-10周龄供给肉鸡料(如肉513料),保证种公鸡体格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生长。
(2)第11周龄以后开始限饲,采食后备料,但限饲不要太严,只周增重控制在100克左右。
(3)公鸡断喙断的要比母鸡少一些,防止断的太多影响以后的配种。
2 管理
(1)选种:
①在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后马上进行初选。选留体格健壮,冠大且直立,淘汰体型较小和光毛鸡以及毛色脚色不符合要求的(如脚颜色发白发青,翅膀背部尾部有白羽的及黑头的)选留黄脚,羽色纯黄的。淘汰喙未断到位的及腿畸形的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公鸡。公母比例1:10,约选留70%。
②在第10周末选留冠较大红润且直立的,羽色偏黄偏深的,黄脚等外貌性状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并结合全群称重选留体重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作种用,淘汰部分羽色偏淡偏白的公鸡。公母比例1:15,约选留40%。
③在转入产蛋舍之前再选种一次,将性成熟较早、体重较大、体格较健壮、羽色脚色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公鸡留做种用,淘汰羽色较差的(含白羽的羽色较淡的偏红的),冠小的,脚颜色不纯较淡的。公母比例1:20,约选留20%-30%。
(2)育成期平养:有条件的种鸡场在育成舍时最好对后备种公鸡采用平养,这样可增加公鸡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对以后生产性能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饲养密度要小:在10周龄以后,鸡的体型开始慢慢变大,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单笼饲养,因为此时种公鸡随着日龄的增加体内性*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如每笼内的鸡较多易引发啄斗,增加淘汰率降低种用价值。
(4)进种数量要足:进苗时公鸡数量约占母鸡数的15%-20%,这样选择余地大一些。易出精品。
管理的方面比较大,一般就是饲料营养,温度,湿度,通风管理,密度管理,这个方面比较大;
谈管理一般就是养殖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通风,湿度温度,主要养好鼻,咽喉,气管 鸣管,支气管 肺,气囊炎
消化道 口 咽 食管 嗉囊 腺胃 肌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直肠 肝脏 胆囊 胰腺
平时注意保肝护肾,及时驱虫
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
改造传统开放式鸡舍
农村养鸡户的鸡舍一般构造较简陋,四周又没有遮阳植物,舍顶没有防辐射设施,再加上鸡群密度较大、拥挤,鸡舍内温度往往比室外高3℃~4℃。由于热应激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很大,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在鸡舍四周植栽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让其爬满墙壁、屋顶以隔热,植物的叶面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热的20%左右,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同时还有吸附尘土、制造氧气、涵养水分等生态效应。屋顶上覆盖草帘,在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时浇注冷水,可吸纳一部分热能,降低太阳光对屋顶的热辐射。在晴朗炽热的天气,还可在鸡舍外用高压喷雾装置进行“人工降雨”;雾滴的雾化度越高,在大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吸取近地面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多,同时,雾滴落到地面后还可对地表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但要注意不应在鸡舍内大量喷雾或洒水,以免高温高湿加大应激,使鸡因缺氧而窒息。在气温高且有风时,可在窗户上悬挂半透光黑帘,并不断加水让黑帘蕴含水分,使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降低。没有天窗的房舍要开设天窗,或安装送风设备。鸡舍内部设施也要合理。通道不可过窄(80厘米以上),笼底距地面不低于20厘米,最好采用地沟式粪道。
加强常规饲养管理
1、供足清凉的饮水。天气炎热时,由于肉鸡要不断地张口喘气蒸发体内的水分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因而其对饮水的需要量增加。所以夏季饲养肉鸡必须要供给充足饮水,不能缺乏,否则短时间缺水易影响肉鸡生长,长时间缺水则易引起肉鸡中暑死亡。
2、调整饲喂次数及饲喂时间。高温季节可减少饲喂次数,一般喂两次即可,并且把两次投料时间安排在凌晨和午后4时左右。对于育雏鸡,可在晚间增加喂料次数。原则上是早晨喂料越早越好,午后喂料稍晚为佳,但考虑到光照时间及产蛋鸡对饲料中钙等利用的效果,为此要恰当安排时间,不要前延或后拖的时间太长。生产中晚上8时至9时是发生热应激而出现伤亡鸡只较多的时候,此时亦不可使鸡有额外应激如停水、转群、防疫等。
3、降低饲养密度。高温季节,肉鸡的饲养密度如果过大,不利于鸡体的散热,易导致舍温增高,因此必须降低饲养密度。一般地面散养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网上平养每平方米不超过12只。
营养控制平衡
1、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热应激使肉鸡的采食量下降,常规的日粮营养很难满足肉鸡的生长需要。在炎热条件下,增加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体内代谢能的沉积及蛋白质的合成。采用高浓度饲料(能量增加10%,其他营养增加20%),饲喂处于32℃环境的肉鸡,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均比常规日粮组好。日粮中添加3%的油脂在高温期可改善能量需要,对鸡的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作用。
2、添加电解质平衡剂,调整酸碱平衡。热应激条件下,肉鸡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和低血钾症,造成电解质平衡紊乱,影响机体调节活动。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质可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国外学者试验证明,给肉鸡饲喂含0.5%碳酸氢钠日粮,能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增重和采食量,建议夏季碳酸氢钠的添加剂量最少为4千克/吨。给热应激肉鸡饮水中添加0.3%氯化钾溶液,可提高肉鸡采食量,增加饮水量,使肉鸡体温明显降低,对蛋白质和代谢能利用率提高。
饲料中添加氯化铵,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液pH值,缓解呼吸性碱中毒,增加体重。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200毫克/公斤,可明显减轻热应激,提高日增重。维生素E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能促进免疫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添加抗应激药物及中草药。通过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某些药物,调节肉鸡体内环境,调控代谢以最终达到缓解热应激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让养鸡场接受。杆菌肽锌能够抑制肉鸡肠道内微生物的繁殖,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150毫克/千克杆菌肽锌,可提高生产性能,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饲料中加入0.1%镇静剂氯丙嗪,有降低代谢率和减少活动量的作用,从而减轻肉鸡散热负荷,使料肉比降低。柠檬酸在肉鸡体内能缓冲血液碱性造成的危害,维持血液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饲料中添加0.25%柠檬酸,能提高热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日增重。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许多研究表明,添加某些清热解毒、杀菌抗病中草药,能够减轻和消除热应激对肉鸡的危害。
5、添加复合型抗应激剂及其他添加剂。由于热应激对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添加某一添加剂只能取得局部的效果,因此,添加复合型的抗应激剂(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可能是克服热应激的最有效的办法。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从茶碱中提炼的一种活性物质)有利于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促进肉仔鸡的生长。
疾病防治要及时
1、中暑。中暑是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导致肉鸡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张口急促呼吸、痉挛、体温升高至45℃~46℃、触诊高热灼手(尤其是腋下与胸腔部)。死后剖检:头盖骨(额骨)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水肿、淤血;其它组织出血。防治:①提早搞好防暑准备,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禽舍通风,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置。②适当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如夏枯草、芦根、土黄连等)和维生素C。
2、大肠杆菌病。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高温季节,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肉鸡易暴发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病鸡可直接注射庆大霉素(按5000单位/羽)、卡那霉素(按3000单位/羽),每日2次,
连用3天,也可用链霉素等,最好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3、营养性疾病。营养性疾病一般是指家禽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及生产需要而导致的疾病。经常发生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和无机盐缺乏症。临床症状是:消瘦、生长缓慢、瘫痪、眼疾、下痢、毛色无光、啄癖、异嗜等。还可诱发其它传染病,对家禽危害很大,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除去与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环境、应激、采食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季节。防治:为了减少夏季营养性缺乏症的发生,应根据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强换气、喷洒凉水、遮挡光线等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应激的影响,达到减少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体内养分损失,保证机体正常代谢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和条件,最好使用新鲜饲料,夏季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贮存,时间不应超过15天,否则在使用时应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饲料等),以防营养物质的不足。
4、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最高,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死后剖检,主要病变为:①肝脏肿大、硬化、脆弱、黄疸、斑点出血或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灶,腹水;②心肝有出血,心包积液;③胰脏萎缩(由均匀变成凸凹不平或网状);④肾肿大,肠粘膜出血。防治:主要措施是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贮存:一些养鸡户不注意饲料的贮存,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特别在夏季最易霉变。还有的无计划采购饲料,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而且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一旦发生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