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通常把由鲜叶经过加工制冲的成品茶称为基本茶类。就基本茶类而言,包括绿茶类、红茶类、青(乌龙)茶类、黄茶类、白茶类和黑茶类等六大茶类。简称“绿、红、青、黄、白、黑”六大基本茶类。
绿茶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以下4种:
1、炒青绿茶:是利用高温锅炒杀青和锅炒干燥的绿茶,如名茶中的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茶、无锡毫茶等。
2、烘青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而后烘干的绿茶,如浙江烘青、滇烘青、徽烘青(通常是作为窨制花茶的原料茶,花茶主要是利用烘青绿茶和香花窨制而成),另外如黄山毛峰等也属此类。
3、晒青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以后,用日光晒干的绿茶。如滇青、陕青等。
4、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如玉露、煎茶等。
绿茶的品质特征是绿叶、绿汤。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结构、茶树品种、加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许多名优绿茶都有各自的品质特征。如苏州碧螺春茶的天然品质是花香果香;黄山毛峰茶的汤色特征是淡黄明亮等。值得一题的是:江苏宜兴不仅以“陶都”闻名于世,还产制历史名茶“阳羡茶”,此茶由于其特殊的品质特征,在唐代就作为贡茶,与湖州长兴的“紫笋茶”一起贡奉朝庭。
社会上有许多人把流行比较广泛的“苦丁茶”也认为是绿茶类中的茶品,这是不对的,“苦丁茶”是用非茶类植物嫩叶制作的,属“非茶之茶”。
另外,茶有新茶、陈茶之别,饮用绿茶特别是以饮用新茶为佳。所谓新茶,是指当年采制的春、夏、秋茶;所谓陈茶,是指非当年采制的茶。陈茶由于在贮存过程中受到光和空气的作用,内含物质自动氧化和分解而引起茶叶品质的变化,色泽失去光泽,茶汤变浑,汤色变淡,香气也随贮存年限增加而逐渐丧失。
红茶是全发酵茶,鲜叶经过委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过程,茶汤和叶底都呈红色,根据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功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3种。功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加工精细,成品茶分正茶和副茶。正茶以产地命名,分列级别,如祁门功夫、闽红功夫、滇红功夫等;副茶包括碎片茶和末茶。我国是生产红茶的主要国家之一,与印度、斯里兰卡并称为世界三大红茶生产国。而我国祁门红茶由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与印度阿萨姆茶、印度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斯里兰卡至今仍沿袭旧名以“锡兰红茶”总称,以“锡兰高地红茶”最著名)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红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系半发酵茶类,其基本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青茶的品质特点是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青灰有光,内质汤色清澈金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呈绿叶红镶边。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主要种类有:
1、武夷岩茶:如水仙、大红袍、铁罗汉、乌龙其它一般岩茶等。
2、闽北青茶:这类茶以福建武夷山、建瓯为中心,品种有水仙、乌龙等。
3、闽南青茶:产地以福建安溪为中心,以茶树品种命名,如铁观音、毛蟹、黄金桂、本山等。
4、广东青茶:品种有水仙、凤凰单丛等。
黄茶属轻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近似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有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代表性茶品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白茶是福建特产,成茶外表披满白色茸毛,呈白色隐绿,故名白茶。制作时,只经过委凋、晾干或烘干两个过程,以保持茶叶的原形,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名声很大的安吉白茶,不是属于白茶类,而且绿茶的变异种,仍属绿茶类。
黑茶是我国边疆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的过程,成茶外形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主要用作紧压茶的原料,如云南普洱茶、最早产于云南下关的沱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等。
除了上述六大基本茶类外,还有在加工茶类,包括各种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罐装茶、用茶叶和某些中草药拼合后制成的药用保健茶及冲泡后慢慢舒展、会渐渐显示各种美丽造型的茶“造型工艺茶”或称“工艺花茶”。
一般认为,红茶是热性的,绿茶是凉性的,乌龙茶则处于两者之间,性平。具体来说,春季,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开始转暖,这时饮些香气馥郁的花茶,一是可以祛寒,二是有助于理郁,促进人体阳刚之气的回升;夏天,天气炎热,饮上一杯清汤碧叶的绿茶,可给人以清凉之感,还能收到降温消暑之效;秋天,天高气爽,喝上一杯性平的乌龙茶,不寒不热,取其红茶和绿茶两种功效,以清除夏天余热,又能恢复津液;冬天,天气寒冷,饮杯味甘性温的红茶,可给人以生热暖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