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乳母牛需要蛋白质、钙、磷和食盐这四项营养物质,哺乳母牛的能量需要比干乳母牛多10%。
育肥牛的饲养牧草、农作物秸秆、青(半干)贮秸秆、氨化秸秆、微贮秸秆、块根块茎及身藤、酒糟、甜菜渣、玉米、菜籽饼、高粱、葵花饼、麦麸、豆饼、棉籽饼、食盐、矿物质类、添加剂等,均可饲喂育肥犊牛。
配方一:玉米面35.2%,豆饼5.9%、酒糟29.3%、干草29.3%、食盐0.3%,另加复合添加剂1%;
配方二:精料19.6%~22.4%、酒糟26.4%~27.1%、干草8.4%~9.1%、微贮秸秆42.2%~44.2%,另加复合添加剂1%。
仅供参考
农村奶牛的养殖技术农村前几年奶农把奶牛当黄牛养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饲养管理极其粗放。粗饲料主要是干玉米秸、树叶、麦秸、稻草等,有啥喂啥;精料主要是“三合面儿”(棉饼、麸子、玉米面儿),有的连钙粉都不加,营养严重缺乏。其结果是出现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不发情、屡配不孕、难产、胎衣不下等疾患,以及产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产性能,死淘率升高,缩短奶牛的利用年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上疾病在高产奶牛中更易出现,所以,许多养殖户怕养高产奶牛就不足为怪了。因此,饲草饲料要尽可能多样化,做到适口性好,营养全面,以满足奶牛生产需要。有条件的应尽量将青绿饲料制成青贮,做到以旺补淡,一年四季不缺青。奶牛虽然在瘤胃中可自身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但要满足其产犊产奶需要还应大量补充其它维生素,如VA、VD、VE、烟酸等,这对预防疾病也非常重要。另外,充足且平衡的钙磷以及微量元素对奶牛至关重要。解决营养问题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奶牛专用预混合饲料(如行唐牛羊宝、维它可乐及酵素菌添加剂平衡营养、防病治病、增奶增膘,很多奶农都在使用)。
2.多加盐就能多喝水也就多产奶
有饲养户竟在奶牛精料中加3%~4%的食盐,为的是让牛多喝水进而达到多产奶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做极易造成奶牛食盐中毒,百害而无一益。即使没到达中毒地步也给奶牛肾脏增加负担。再者,用这种方法使奶量略有增加后,必然是相应的乳脂率降低和比重下降,因此是得不偿失的。正确的方法是:精料中食盐比例应控制在0.7%~0.8%左右,为补充食盐不足,可在奶牛运动场中设补饲槽,放入食盐或舔砖,供奶牛自由舔食。
3.不给吃饱草,怕撑着
好多农户给我打电话问,奶牛也吃也喝也反刍,就是反刍的口数少、时间短,怀疑积食了可又没臌气。我说,你肯定不让奶牛把草吃饱,奶农回答说怕撑着(瘤胃积食),真让人哭笑不得。奶牛本来是草食动物,吃草能撑着吗?如果你只让它吃精料,很少让它吃饱草,撑不着才是怪事呢。所以要合理搭配精粗比例,才能保证奶牛消化机能旺盛。
4.配早就得利早
奶牛初配年龄应为18个月~20个月,体重应达350公斤~400公斤,即两项指标要综合考虑,既要达到性成熟,又要达到体成熟。不少养殖户不注重育成期饲养管理,18个月龄时奶牛体重仅有250公斤~300公斤。此时配种,常造成头胎难产,结果不得不进行助产,造成产道损伤,阴户破裂,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下一胎正常繁殖,而且影响本身的生长发育和产奶性能。产下的胎儿初生体重小、体质弱。因此,必须注意加强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5. 怕拉稀限制饮水
另一种错误做法是给奶牛定时定量供水,不管够不够,喝完拉倒,认为这样做一来能提高乳脂率, 二来怕牛喝多了撑着拉稀。要知道奶牛反刍要分泌大量唾液,每昼夜分泌100升~200升,高产牛可达250升。这样的强制措施必然影响奶牛正常的生产性能,不能发挥其生产潜力,降低了经济效益。还有的奶农奶牛一排稀便就限制饮水,一旦属病理性的拉稀,奶牛会因饮水不足而脱水,导致病情恶化。
6.掠夺式挤奶
奶牛一个泌乳期一般为305天,然后进入60天的干奶期。受奶牛产奶量、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干奶期应适当延长或缩短,最短应不少于45天。有的养殖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直挤到无奶为止,甚至到产犊前1天。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是严重的:一是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影响胎儿发育和下胎泌乳量提高;二是造成产后发情晚或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很难怀孕。干奶期对奶牛必不可少,对膘情较差奶牛应适当延长,以给奶牛充分的休养、缓冲时间,弥补体内损失的营养,为顺利产犊和泌乳量提高奠定基础。
7.奶牛越胖越好
笔者走访中许多奶农认为奶牛肥点儿好,尤其是在奶牛干乳期多加精料,造成奶牛过肥。也有人认为让奶牛多产奶就一味地多加精料。其实,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奶牛反刍减弱、前胃弛缓、酸中毒。高蛋白、高脂肪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还可造成奶牛脂肪代谢紊乱,发展成酮病酸中毒后易导致死亡。奶牛并非肥就好,七八分膘情为最佳。奶牛属草食动物,理应以饲草为主。农户还要根据干乳期、产奶前中期、产奶后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生理、生产特点,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干奶期饲草应以禾本科干草为主,青贮每天喂6千克~8千克,精料每天喂2.5千克~3.5千克,根据粗饲料的质量适当调整精料喂量,防止奶牛过肥。产前2周~3周开始逐步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增加0.5千克,直到精料量达到7千克左右,维持这一数量直到产犊。产后第一周内不要立即增加精料喂量,应维持在7千克~8千克,以后逐渐增加精量喂量(每天0.5千克~0.8千克),直至达到按泌乳量应得的精料量(维持料(2.5千克)+泌乳料(每产3千克奶喂1千克精料)。产后粗饲料以豆科牧草为主,产后两周内少喂青贮和块根块茎、糟渣类饲料,两周后可大量喂给,但青贮的日饲喂量不得超过25千克,糟渣类不超过10千克,块根块茎饲料不超过6千克,干草可任其采食。泌乳后期(产犊后5个月)产奶量开始降低,要根据产奶量调整精料喂量,同时精料按产奶后期推荐配方配制。
8.拴系饲养 少运动消耗少
好多农户认为黄牛耕田不产奶,奶牛产奶不耕田,少运动少消耗,笔者下乡经常看到有许多人把奶牛长期拴在门口木桩上,不让奶牛运动,致使奶牛发情不明显、屡配难孕难产和胎衣不下等,且奶牛体质差,抗病力弱。奶牛必须多运动,尤其是怀孕奶牛,如受条件限制不能提供运动场也由人牵引运动1-2小时。这样既能保证犊牛顺产,又可增强奶牛体质少发病、多产奶。
9.无消毒意识、从不刷拭牛体
奶牛新陈代谢旺盛,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当被毛被牛粪、灰尘等粘附时,易招蚊蝇叮咬,奶牛不舒服,常表现不安,以舌舔、蹭墙、蹄踢等方式解痒,造成食欲降低、产奶下降。所以应每天用刷子和梳子刷拭牛体,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有人认为,奶牛体形大、耐粗饲、不易生病,因此,消毒防疫意识极差。其实,饲养奶牛更应该注意卫生防疫,在恶劣环境下奶牛最易患乳房炎,仅此一项即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如果再传染上其它疾病,损失将更大,并可能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每次挤奶前后一定要对乳房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对环境、场地、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程序化的消毒,同时注意饲料、饮水卫生,控制与外界人员及用品的接触,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10.从来不修蹄、不挂掌、不护蹄
许多奶农普遍认为,奶牛产奶多少,蹄子无关紧要,往往忽视对奶牛蹄子的保养,殊不知,蹄部发生疾病往往导致奶牛蹄部红、肿、热、痛病理变化和运步缓慢、跛行、翻蹄亮掌拉拉胯等功能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由于农村奶牛拴系饲养、运动少,日粮营养缺乏,常导致蹄角质发生异常而蹄壳变形(长蹄、宽蹄、翻卷蹄),这是引起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奶牛变形蹄的发生率可达50%。因此奶农应注意A.从犊牛开始坚持修蹄,奶牛经常修蹄可提高产奶量5-8%;B.经常用清水清洗蹄部粪便,用2%甲醛稀释液或10%硫酸铜溶液喷洒药浴奶牛蹄部每周至少1次;C.及时治疗腐蹄病等开放性病灶防止恶化;D.经常保持牛舍及活动场清洁卫生;E.应给奶牛供应平衡日粮,尤其注意钙磷及微量元素的平衡。